新聞熱線:0530-5122000

通訊員qq群:162622105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首頁 > 健康衛(wèi)生 > 菏澤衛(wèi)生

程洪順:人生與中醫(yī)同輝 救人與事業(yè)永恒

2014-02-12 11:27:00 作者:朱朝金 張玉萍 宋美茹 程 萌  來源:武漢晚報

       

    程洪順本人照片

    程洪順醫(yī)生為患者診病

    程洪順醫(yī)生收徒儀式現場

     

        大眾網菏澤2月12日訊(通訊員 朱朝金 張玉萍 宋美茹 程 萌)論學歷,他既不是研究生,也不是本科、專科,他說自己的學歷是“零”。他始終堅稱自己是最土的“草根中醫(yī)”和“赤腳醫(yī)生”。他為人仁和、真誠,淡泊名利,不但從不詆毀其他醫(yī)生,而且把每一位同行尊為老師,善于學其之長。他常以先賢莊子名言古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自勉。他以孫思邈“精于專業(yè),誠于品德”大醫(yī)精誠的風范自律。如今他已成為省級名中醫(yī)專家、主任醫(yī)師,可仍稱自己是一名普通醫(yī)生。

     

        中醫(yī)50年,他臨證強調四診合參,突出問診,證癥結合,顧護胃氣,重治未病,遣方組藥,崇尚平和,不投猛劑,慎用毒烈之品,辨證論治,勇于創(chuàng)新,治驗甚重。

        心血管通了!

     

       該故事講述的是去年牡丹區(qū)一位干部患冠心病,心血管堵塞已達70%,北京阜外醫(yī)院檢查后告訴他,4個月以后,可以放支架。故讓其回家做準備。該干部回到菏澤,為防止病情繼續(xù)加重,突發(fā)意外,有人介紹他先到市立醫(yī)院分院找老中醫(yī)程洪順開些中藥吃。然而,誰也沒有想到,他的生命從此發(fā)生了重大轉機。待4個月以后,該干部按預定時間前往北京阜外醫(yī)院申請放支架時,專家在術前對其例行造影檢查,卻怎么也找不到心血管堵塞的地方,專家驚奇之際,詢問他到底遇到了哪方仙人,吃了什么靈丹妙藥。這堵塞70%以上的心血管怎么會暢通無阻了?該干部驚喜之際告訴阜外專家只是吃了一些中藥而已。

     

       “難道吃些中藥就能讓需放支架的病人告別支架,既免去巨大風險,又節(jié)省巨額治療費、支架費?”乍一聽,人們簡直難以置信。可這件事千真萬確地在這名干部身上證實了。記者采訪時,也頗感驚奇地當即撥通了這位干部的手機,得知對方正出發(fā)外地,對其患冠心病的奇遇,對程洪順所開中藥的神奇功效,仍然百思不得其解。

     

       “重癥肌無力”,無力變有力了!

     

      該故事講述的是牡丹區(qū)一醫(yī)院已退休的醫(yī)生潘某,于2004年即患上重癥肌無力病,逐年加重。2011年2月她前往美國看望在該國工作的女兒。由于旅途勞頓,下飛機后,兩眼睜不開,呼吸有些困難,說話不清楚,吃飯不能嚼,腰直不起來,渾身沒勁,吐痰較多。她即在美國治療,可許多專家竟說她是神經方面的疾病,當然治療毫無效果。于是,她從美國直飛北京,先后到了三家最權威的醫(yī)院,連掛號費達700元的專家號都掛了,中藥西藥輪番服用,免疫球蛋白也輸了不少,可在她身上幾乎都沒有任何效果。同時,有的藥品巨大副作用又給她身體雪上加霜,整個人近乎崩潰。無奈回到老家菏澤。此時,有人建議她吃程洪順的中藥試試。提到這位老中醫(yī),她似乎看到了生的希望,他的中藥的確治愈眾多疑難頑癥,可對她的重癥肌無力是否有效?她心里仍然沒底。然而,當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從2012年8月開始服用程洪順的中藥,不長時間果真出現奇跡,腰直起來了,眼睛睜開了,嘴能嚼東西了,全身有勁了。記者2013年12月下旬采訪潘某時,她激動地說:“要不是程醫(yī)生,我活不到現在!我過去不太相信中醫(yī),現在可信了!边@位重癥肌無力重病號吃程洪順中藥得以康復的消息,傳到北京,北京許多專家驚奇不已;傳到美國,女兒的同事們及其有關專家們,都直呼中國中醫(yī)藥之神奇!

     

         一小學生持續(xù)高燒20天,花三萬元打針沒效果。改吃中藥,三天,血象下來了。一家人把提到嗓子眼的心放下了。

     

         該故事講述的是,牡丹區(qū)牡丹辦事處古園社區(qū)王某11歲兒子在本城一家醫(yī)院做化膿性闌尾炎手術,術后持續(xù)20天高燒39℃。經檢查,血象高達30X109/L。頭孢、青霉素等抗生素藥幾乎用了個遍,血象就是下不來,最后又用“泰能”,182元一針,一天打8針,又連打十多天,血象仍然下不去,持續(xù)高燒幾乎要把孩子逼上絕路。顯然,西醫(yī)已無可奈何。一位西醫(yī)專家讓孩子父親去找市立醫(yī)院分院老中醫(yī)程洪順。王某心急火燎找到程大夫時,已至下午1時,這花甲之年的老中醫(yī),正看完大量病人準備下班回家。聽了王某對孩子病情的陳述,連家也不回了,更顧不得休息吃飯,即隨其來到孩子所住醫(yī)院。診斷后當即開了中藥,讓其立馬熬制服用。結果,三付中藥下肚,血象即由30X109/L下降到23X109/L,程洪順調方后又開三付,血象下降到17X109/L。又吃三付,血象下降到15X109/L,最后降至12X109/L。這四年級11歲學生終于不燒了。王某說:“沒想到孩子竟因發(fā)燒前后花3萬多元。連濟南大醫(yī)院都去了,都沒降下來,而吃中藥僅花幾十元,卻把孩子治好了。程大夫的中藥太神奇了!”

     

       岳程辦事處63歲農民馮某因患腎癌,10年內雙腎先后摘除,人精神萎靡、面色灰暗、幾乎湯水不進。生命似乎到了盡頭。吃了程洪順第一付中藥,竟喝一碗稀飯;接著又吃20付,精神振作,飲食接近正常。在中藥配合治療下,兩年后的今天,患者已充滿自信,樂觀面對人生,堅持每周3次自駕電轎去醫(yī)院透析。

    一老人丁某某患早期急性白血病,持續(xù)高燒39℃,整個舌頭和耳朵都是紫黑的出血斑,血小板已降至6X109/L,中西藥輪番施用,患者非但沒有好轉,而且大汗淋漓、四肢發(fā)涼、面色蒼白、動則氣不接續(xù)、脈細微,大有陰陽離絕之勢。在此危難之際,程洪順出現在病人面前,三付中藥吃下去,熱退汗止。

    再如程洪順中藥治療糖尿病、乙肝、紅斑狼瘡、甲亢、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半身不遂、病竇綜合癥、食道癌、下肢靜脈曲張都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他執(zhí)著中醫(yī)五十年,治愈的許許多多重大疾病、疑難頑癥等病例太多太多,記者無法一一列舉。

     

        [記者點評]國粹,貴有名醫(yī)光大、繼承與發(fā)揚

        當前,我國醫(yī)學已進入中醫(yī)、西醫(yī)、中西醫(yī)結合并存的時期。三種醫(yī)學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中醫(yī)辨證論治與辨病施治的理論又有了新的發(fā)展。辨證已由以宏觀為主體發(fā)展為宏觀、微觀結合并重;辨病已由單純辨中醫(yī)之病發(fā)展到辯中醫(yī)之病與西醫(yī)之病并用。中醫(yī)藥對疑難重癥的療效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和提高。程洪順中醫(yī)五十年,研修五十年,挖掘五十年,也正是這種無比的執(zhí)著,國粹中醫(yī)才得之繼承發(fā)揚。

     

        中醫(yī)50年,患者至上,是他高尚醫(yī)德的體現,所有患者不分貴賤長幼,不分病痛輕重,皆細心呵護、精心治療。

     

        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程洪順在定陶陳集“七一”大隊干“赤腳醫(yī)生”到2013年的山東省級名中醫(yī),這里的老百姓一代又一代,得了病總是找“程醫(yī)生”。

     

       “40多年了,俺那一帶的老百姓得了病找醫(yī)生沒換過人,程大夫甭管調到哪里,藏得再嚴實,也要找到他!”

        市政府領導李某講到程洪順為醫(yī)為人,似乎有一肚子話要說。原來,李某的父親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在陳集鎮(zhèn)“七一”大隊當支書,當時村上缺醫(yī)少藥,老百姓感冒發(fā)燒到鎮(zhèn)里到縣城求醫(yī)很不方便。老支書經人介紹認識了自幼跟著父親學中醫(yī)的程洪順。當時他雖僅十七八歲,可開藥治病已經小有名氣。老支書經多方作做工作,終于把程洪順請到七一大隊當赤腳醫(yī)生。程洪順干醫(yī)又執(zhí)著、又投入、又上心。村民隨請隨到,開的中藥又便宜又治病。老百姓一傳十、十傳百,名聲一下子出去了,這一干就是四年。由于成績突出,程洪順被有關部門安排到辛集公社醫(yī)院上班。臨離村那天,七一大隊十五個小隊隊長,分別代表各隊老百姓為程洪順一路送行到新的工作崗位。后來,程洪順又從辛集調到菏澤城內城關醫(yī)院、市立醫(yī)院分院等醫(yī)院行醫(yī),可他無論在哪里坐門診,“七一”大隊及周圍村上的老百姓總是一路打聽,總能找到他。七一大隊有位老隊長在肺癌晚期臨終前,唯一的愿望就是想見一見“程醫(yī)生”。當程洪順聞訊趕到老人家病床前時,這老隊長只是說了句“謝謝您,程醫(yī)生!”就像完成一樁神圣使命似的閉上了眼睛,與世長辭了。

     

        從菏澤郵寄中藥到日本,看一家祖孫四代只認“程醫(yī)生”的執(zhí)著。該故事講述的是華瑞面粉廠孔某某一家人與老中醫(yī)程洪順結下的不解之緣。

    古稀之年的老人孔某某,早在50年前就患上肝炎、膽囊炎。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他從四川省鐵道部門調回菏澤老家工作。當時身體就查出“大三陽”。此時,人們對“肝炎”二字都非常害怕。痛苦之際,他就有幸結識了正在“菏澤地區(qū)醫(yī)院中醫(yī)學徒班”學習的程洪順。從此,按時服用中藥,似乎成了他人生的全部。冬去春來,孔某某的病情日益見好。直到今天各項指標都正常,他早已康復如初。這期間,他的老母親也幾次患病遇險,程洪順都一次次到家中出診看病,一次次化險為夷。至今其老人已90歲高齡,仍然快樂地生活;孔某某兒子患病也是非程洪順不看。他胃不好,每每疼癥復發(fā),吃上程洪順的幾付中藥,就安然無事。

     

        近幾年,這位年輕人出國到日本去工作,胃病復發(fā)時,按說這不算大病,在日本也完全能治,可他總不放心,還是只認程醫(yī)生的中藥。孔某某更是關愛兒子,總是不怕花郵費,找程洪順開了中藥,給兒子郵到日本。再說孔某某的孫子,也是從三歲就吃程洪順開的湯藥,現在已八歲了,無論患大病小病,也總是湯藥服之。類似這一家?guī)状四酥练蚱蕖⑿置、父子等等,都只認一個老中醫(yī)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記者不再一一陳述。

     

        [記者點評]日久見中醫(yī) 偶然見必然

     

        中國民間有句俗話: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我們借喻這句話,引申為日久見中醫(yī),感到頗為恰切。毋庸置疑,行醫(yī)幾十年的專家,要講上幾個乃至幾十個治療效果較好的典型病例,算不上是什么難事。而要做到讓百姓幾十年不忘、幾十年念叨、幾十年追蹤求醫(yī),和幾代人只認一個醫(yī)生的情況,尚不多見。作為中醫(yī),其博大精深,治好幾個疑難病癥,不能排除有一定的偶然性。可偶然性多了,其必然性也就應運而生。程洪順從草根中醫(yī)到山東省級名中醫(yī),從赤腳醫(yī)生到主任醫(yī)師,其成功之路正是他勤于臨證、德藝雙馨的最好證明。

     

        中醫(yī)50年,程洪順精研修深,把中藥辨證施治的巨大潛能發(fā)揮到極致。他的中藥價格便宜又便宜,療效驚人又驚人。五塊八塊十塊一付藥,困繞百姓多年的看病難、看病貴,似乎被他拋進了太平洋。

     

        陳良民老人為啥“一藥鐘情”

     

       “我是成武大田集的,叫陳良民,老胃病!

     

       “你咋跑恁遠隔著恁多醫(yī)院門來找程大夫?”

     

       “我是聽一位在北關醫(yī)院上班的親戚介紹,一路打聽找來的。上次吃了他幾付藥,很管事,能吃飯了,這次又來找他!

     

       “吃他的藥貴不貴?”

     

       “不貴!不貴!這次又拿15付中藥,還不到80塊錢,一付藥才合5塊多一點!

     

        在市立醫(yī)院分院中醫(yī)科門診,記者和來自成武的陳老漢交談,他對程洪順老中醫(yī)為人為醫(yī)感慨不已。

     

       在程洪順看完一批病人后,我們和他聊到所開的中藥為什么又治病又格外便宜這個問題。其徒弟在一旁插話說:“程老師前幾天為一感冒發(fā)燒小孩開的中藥才塊把錢一付,其父母驚得連聲說,咋能這么便宜,算錯了吧。收款員告訴對方并沒算錯時,家長又認為這么便宜的幾付藥,能將輸液打針花上千元沒治好的‘感冒’治好?可服了三付中藥,小孩就愣是好了呢!”

     

       看到記者疑惑不解的樣子,程主任笑著說:“我剛才給成武的陳老漢開的十五付中藥,藥名叫‘大建中湯加味’,我只講治病,只考慮療效,多一克不開,多一味不加。不可否認,我一見農村來的病人就可憐同情,低價藥能把病治好的,我絕不會用高價藥。但我也并沒有在藥價上刻意‘便宜’,而始終堅持把療效放在第一位。有時根據病情,確實要吃某一種藥的,即使價格較貴,我也會開的。但絕不會故意讓病人吃‘過頭藥’、吃‘冤枉藥’、吃‘高價藥’,更不會讓病人吃‘提成藥’!

     

        三付中藥救條命 讓日本神戶大呼神奇

     

       故事講述的是一旅日華僑章女士于2010年2月患功能性子宮出血,經多種辦法治療仍不見效果,血紅蛋白40g/L。生死存亡之際,日本醫(yī)生建議子宮摘除。該女患者年僅28歲,摘除子宮,就意味著一生就無法再生育。其丈夫萬分糾結之際,竟從異國他鄉(xiāng)給程洪順打來國際長途電話,求保住子宮的藥方。

    程洪順根據病人家屬陳述,即口述藥方。對方當即在日本一家醫(yī)院取中藥煎制讓病人服下,藥后出血量大減,三日后出血完全中止,病人子宮得以保留,生命體征恢復正常。三付中草藥,充其量幾十元錢,其功效竟如此出神入化,這令日本神戶某專家大呼神奇。中國中醫(yī)藥大師了不起,并將此處方珍藏。

    再如牡丹區(qū)南城一退休干部李某的妻子霉菌性食道炎,前往北京治療,取十五付中藥花費3400元,病沒見輕。而回到菏澤吃程洪順中藥僅花100多塊錢,喉嚨就治好了。再如一兒童吃程洪順9付中藥,僅幾十元錢,治好了他花幾萬元沒治好的炎癥……

     

        事例不勝枚舉,記者不再一一陳述。

     

        [記者點評]為“治病”開藥,還是為“撈錢”開藥

     

        本篇章所寫程洪順中醫(yī)五十年,所治愈病人千千萬,大家眾口一詞:程大夫的中藥便宜又治病。作為一個醫(yī)生到底是為“治病”開藥,還是為“撈錢”開藥、為“提成”開藥?這行醫(yī)出發(fā)點的不同,就成為了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主因。記者采訪了眾多病人,人們提到程洪順無不對其只求開藥治病,而絕不講開藥撈錢的高尚醫(yī)德感動至極。

     

       中醫(yī)五十年,程洪順精研修深,心里只有病人,看到窮人就可憐。特別困難的病人他不讓掛號;已掛號的,他讓把號退掉。在門診上,病人再多,大家都耐心等,因為這個老中醫(yī)看不完不走。作為省級名中醫(yī),無論誰找他看病或出診,他總不會讓病人失望。

     

       “你以后看病就甭掛號了。這次掛的號,你退掉,省下這15塊錢,夠您爺倆吃飯的錢了!

     

       找程洪順看病的人群中,特別貧窮的老百姓、遭受車禍的病人、靠撿破爛為生的老人等特困病人也不少。程洪順作為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在農村干赤腳醫(yī)生過來的大專家,仍對鄉(xiāng)下貧苦百姓有著深厚的感情。

     

        他作為山東省衛(wèi)生廳下文授予 “山東省名中醫(yī)”稱號的專家,其門診掛號費上級定價為15元。這顯然是政府對醫(yī)術超群專家價值的肯定和認可。無可諱言,這15元的掛號費,不但給醫(yī)院增加了收入,他本人也會從中得到一定份額的診病報酬。這是當今社會每個專家看病的合理合法收入,可程洪順卻把這些看得很淡。他看到特別窮、特別困難的人就可憐。蘭考縣一位70多歲鄉(xiāng)下貧窮老翁,老年喪子,他和小孫子相依為命?尚O子又患了重病,他東拼西借四處看病,不但家徒四壁,孫子的病還日甚一日,再看病也沒錢了。老人痛苦得直掉淚。有好心人介紹去菏澤找老中醫(yī)程洪順。他帶著小孫子費盡周折在市立醫(yī)院分院找到程洪順時,時至上午11點,還沒吃早飯。程洪順聽完祖孫倆的不幸遭遇,看著他們破衣爛衫,心頭不由得一熱:

     

       “你們還掛什么號,直接找我看病就行了罷!”

     

       “不掛號,誰給看病?!”

     

       “我給看!我給你孫子看完病,你去把號退掉,省下這十五塊錢,夠你們吃飯的錢了!”

     

        祖孫倆在異地他鄉(xiāng),遇上如此好心的醫(yī)生,老人家只是擦淚,一句話也講不出來。

     

        再說牡丹區(qū)南何樓一肝硬化腹水患者,按說都完全應該住院治療了,可這個中年漢子竟硬撐著干建筑活。他找程洪順看病時,程洪順安排他不要再干活,安心養(yǎng)病,可對方悲痛地流著淚說,我不干活怎么行,我沒錢看病,并且上有八十歲老母。程洪順聞聽此言半天沒說話。最后喃喃地說:“你以后再看病就不要掛號了,這次掛號費你也去退了。買幾個包子給老娘捎家走。”

     

        岳城辦事處朱莊一姓孫的病人,遭受車禍,肇事車輛逃逸。他多次找程洪順治病,都是免掛號,一路綠燈。

    事例還有很多很多,記者不再一一列舉。

     

       就這個問題,我們和分院掛號室工作人員交談時,他們說:“一些人看完病又來退掛號費,說是程大夫讓退的。我們真是又感動又作難。作為病人,看病掛號天經地義,哪有看了病再來退掛號費的理?這要減少醫(yī)院和醫(yī)生本人收入的。可程大夫看到窮人就可憐,執(zhí)意讓把掛號費退給病人,我們沒辦法,只好依著他!

     

         找他看病的人群中,雖以農村老百姓為多,可也有黨政等各級領導干部、企業(yè)大老板,還有靠撿破爛為生的孤獨老人。

     

        “不分貧富貴賤、長幼妍媸、怨親善友、普同一等”,這又是程洪順的行醫(yī)準則之一。

     

       程洪順大醫(yī)精誠,感動社會,磁鐵般吸引來自社會各階層的人群。市里一些正廳、副廳、正縣、副縣級領導找程洪順看病,他望聞問切,一絲不茍,細心耐心診斷;一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老弱病殘,他同樣是傾心傾情,并且對這些最需要溫暖、關愛的人還常常厚愛一層。一位80多歲靠撿破爛為生的老太太,破衣爛衫,全身臟兮兮的,她到一些醫(yī)院求醫(yī),常被冷眼相看,有的人捂鼻躲開?僧斔业匠毯轫槙r,卻得到了一個病人應該得到的尊嚴。程洪順總是建議:“大家稍等一下,先給這位老人看,因為她如排號等一晌,撿不到破爛,怎么生活?”

     

         就這樣,這位老人在程洪順大夫面前一直享受特優(yōu)待遇。看病從不用掛號,從不用挨號。有時沒錢取藥,程洪順還為她墊錢。

     

       不久前,市衛(wèi)生局一位領導同志找程洪順看病,也是在長長的隊伍里和老百姓同樣挨號,挨了半晌才輪到看病。最后,當有人認出這位領導時,病人都為這位與百姓普同一等、為程洪順老中醫(yī)行醫(yī)治病官民一視同仁而感動。

     

         [記者點評]孫思邈還在人間

     

       “隋唐時期,以醫(yī)德蓋世的中醫(yī)祖師爺孫思邈,其遺風猶在!他仍活在人間!他的大醫(yī)大德仍在護佑著炎黃子孫!”這是記者寫完本章節(jié),對老中醫(yī)程洪順發(fā)出的感慨。

     

       中國人有句古話:德不近佛者,不可為醫(yī);才不近仙者不可為醫(yī)。孫思邈大師行醫(yī)治病,不分貧富貴賤,不分長幼妍媸、怨親善友,普同一等。精心治病,不圖財物。程洪順中醫(yī)五十年,從他對病人,尤其是對特困病人倍加關愛的細節(jié)中,就可看到其大醫(yī)精誠的人生之光。

     

        中醫(yī)五十年,程洪順精研修深,其醫(yī)越來越高,名聲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顯。從草根中醫(yī),到山東省名中醫(yī);從赤腳醫(yī)生到主任醫(yī)師;坐診掛號費從一元、二元、四元到今天的十五元?伤麖牟桓吒咴谏,而是天天都在老百姓中間。

     

       “您等會吧,他看不完不走!”

     

        找程洪順看病的人有遠有近,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他們大老遠趕來,最擔心的還是排隊挨號、不能及時得到這位年事已高老中醫(yī)的診斷。

     

       “您等會吧,他看不完不走!”這句話,是市立醫(yī)院分院其他醫(yī)生經常安慰病人的一句話。

     

        程洪順1950年生人,今年已是64歲。由于長時間加班加點為病人治病,坐門診常是幾個小時顧不上喝口水,顧不上去衛(wèi)生間。為每個病人診病,都是全身心投入,精心再精心。其體能長期透支,身體狀況一直不好,再加上年事已高,好幾次都是已到下午兩點多鐘,看完最后一個病人,大家都走了,他竟因勞累過度暈倒在辦公桌前。幸虧家人一路找來,及時救治才脫離危險。為了照顧他的身體,院領導為他限號。每天預約病人不得超過20人,只安排他上午上班,下午休息。

     

        可怎么能限制得住。經常找他看病的人,都知道他“看不完不走”這個規(guī)律,為了不排隊挨號,干脆在上午11時左右來找他看病。可大家都有這個想法,就害苦了程醫(yī)生。每天看病人數都比預約人數多得多,常到下午一兩點、兩三點鐘,其他專家下午來上班了,可他還是上午的班。時?赐曜詈笠粋挨號的病人,他正準備下班,可又來了病人,其弟子只好把著門不讓進,勸病人第二天再來。可程洪順聽見病人的哀求聲,總是說:“讓他們進來吧,大老遠趕來不容易,我下班反正是晚了!”

     

        一天抓中藥六七百付,司藥人員都累得夠嗆。

     

        記者和司藥人員孫長輝交談,提到程洪順為醫(yī)為人,他們是既心疼又埋怨:“程老師的藥方子一個接一個,遠路的病人一次都拿十幾付、幾十付乃至更多。司藥人員少,一天抓藥六七百付,累得實在夠嗆。”

     

       “這些中藥都是他開的?”

     

       “在中醫(yī)科,他開的中藥最多,常常占一多半以上!

     

        然而,有誰能想到,程洪順在門診看病已是很辛苦,可他在下午和晚上又常常出診。分院副院長張明亮說:“程老師一點架子都沒有,甭管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遠的近的,誰找他看病,他都看,病人若沒法來醫(yī)院,他就騎車子去家里給看!

     

        在菏澤城區(qū)公園一號小區(qū)居住的楊先生說:“這幾年,俺全家可多虧了程醫(yī)生了。我母親、岳母都八十多歲了,一個嗓子有病、一個肺里有病,都行動不便。老人的病情一復發(fā),我就給程醫(yī)生打電話,他從沒拒絕過。我要租車去接他,可他偏要騎車子行程一二十里路來家,說是全當鍛煉身體。看完病開了藥方就走,甭說請他吃飯了,時常都是連口水都不喝,想送他點禮品,他更是不收。上回我和堂兄弟兩個人都沒留住他!

     

        還有一個小學生,在中午放學后發(fā)起高燒,其父親給程洪順打電話,他下班剛回家,端起飯碗正想吃飯,得知小孩的病情,立馬把飯碗一推,騎上車子就往其家里趕……

     

        事例毋需多舉,讀者一定能從中感悟到這位省級名中醫(yī)專家“心里只有病人”的高尚品德。

        [記者點評]他心里只有病人

        程洪順中醫(yī)五十年,功成名就,按說他本應該在退休后好好休息一下,在家享受天倫之樂?伤麉s惦記著那些念叨他幾十年的龐大患者群?傇谙敕皆O法乃至加班加點為他們治病,甚至出診到其家里去看病。在市立醫(yī)院分院醫(yī)護人員眼里,程洪順就是人之楷模,醫(yī)之典范。

     

        中醫(yī)五十年,程洪順精研修深,不斷向中藥學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各種盛譽接踵而至,花甲之年又進入他中醫(yī)事業(yè)的黃金期。

     

        究其中醫(yī)生涯五十年的歷程,程洪順之所以能在中醫(yī)事業(yè)發(fā)展征程上一路迅跑,之所以能在中醫(yī)事業(yè)發(fā)展征程上底氣十足,其出身岐黃世家,家父對他的言傳身教和本人自身的拼搏悟性等原因之外,還有國內頂端中醫(yī)大師的點撥。早在1970年,程洪順干赤腳醫(yī)生時,其所開中藥方的神奇療效,就感動了省衛(wèi)生廳來菏包村插隊的領導,為他寄來山東醫(yī)學院中醫(yī)系的全套教材,讓他一邊治療,一邊系統(tǒng)學習中醫(yī)理論。1980年,他以菏澤縣第一名的成績晉升為中醫(yī)師;1988年晉升為主治醫(yī)師;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又曾連續(xù)三年被評為全區(qū)(市)職業(yè)道德標兵;1995年被組織上推薦到 “全國臨床中醫(yī)理論提高班”;此后,又進修于中國中醫(yī)科學研究院廣安門醫(yī)院。由于成績突出,深得中國當代中醫(yī)大師蒲輔周之高徒薛伯壽教授的賞識,給予他諸多教誨,并與他書信往來,讓他參與了諸多疑難病案的討論。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程洪順在中醫(yī)王國縱橫馳騁。他擅長肝膽疾病、心腦血管病、婦科雜病以及發(fā)熱病的治療、中醫(yī)藥的配伍和古方的化裁,強調四診合參,突出問診。他自擬驗方32個,注重證癥結合、顧護胃氣、防傳防變、重治未病;他自擬的乙肝防變湯、乙肝解毒湯、慢支湯、糖尿病1號方、扶正增免湯等等,有效率達90%以上。在治未病上取得的成績,在國內中醫(yī)界備受關注。

     

        近20年來,程洪順堅持一邊臨床,一邊帶教。先后培養(yǎng)中醫(yī)人才近百名,所收的十幾名徒弟中,有碩士、博士等高端人才。他下決心將自己中醫(yī)五十年精研修深所得來的全套中醫(yī)經典知識,一代代發(fā)揚光大。

     

        2013年,程洪順又迎來他中醫(yī)人生的更大黃金期:這一年,他被省衛(wèi)生行政主管部門破格晉升為主任醫(yī)師;被晉升為山東省省級名中醫(yī)專家……

    進入嶄新的2014年,新一年的紅日從東方冉冉升起,程洪順遙望東方云海,覺得自己沒有老。一向為人低調、不事張揚的他,仍然沒有豪言壯語,他心里只有黨的中醫(yī)事業(yè)、祖國的中醫(yī)國粹和人民弘揚中醫(yī)、發(fā)展中醫(yī)、振興中醫(yī)的期盼。這一切的一切又都在助推他向中醫(yī)事業(yè)新的高峰繼續(xù)攀登!

     

       [記者點評]善小聚成大愛 大愛暖化堅冰

     

       縱觀程洪順為醫(yī)為人五十年,要說驚天動地之舉,記者倒沒發(fā)現。可他那“您等會吧,他看不完不走!”、“您以后看病就不要掛號了!”、“您把這掛號費退了,夠你們吃頓飯的!”、“先給這個老人看吧,她排隊挨號誤了揀破爛,沒法生活!”、“病人看病后,抓藥錢不夠,他掏錢塞到病人手里:‘這點錢拿去抓藥吧!’”……這些事情似乎稱不上大事,可這“善小”多了方可聚成大愛,大愛久了方可暖化堅冰,乃至溫暖整個社會。許多老百姓念叨程洪順五十年、追蹤他五十年,就是最好的證明。

     

     

     

     

     

     

     

     

     

初審編輯:丁厚勤
責任編輯:晉偉雄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網友熱帖

重磅專題

記者調查

論壇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