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莊村新修的7公里柏油路

油用牡丹種植基地

山東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主席王乃靜(左)到幫包村調研并看望困難戶(資料圖)
大眾網12月12日訊(記者 鐘博陵)310畝油用牡丹種植,5—10萬只養(yǎng)雞規(guī)模,村民不出村便可賺錢……這些計劃已經繪在了省工商聯合會駐定陶縣杜堂鎮(zhèn)的“第一書記”孔祥金和張洋腦海里。隨著他們的到來,張莊寨村、趙莊村和袁姑村三個幫扶村的小康新圖里已經有了9公里新路、365盞路燈、圖書1200冊、村民的笑臉……奔小康的新藍圖還將一直繪下去。
用實干成果促黨建工作,村民凝心聚力
與其他“第一書記”幫扶一個村莊不同,孔祥金承擔著杜堂鎮(zhèn)張莊寨村和趙莊村兩個村莊4000多村民的幫扶工作。今年3月,剛來到駐地的孔祥金便出現了水土不服狀況,打吊瓶2星期身體才見好轉?紫榻鸶嬖V大眾網記者,跟他一起來的“第一書記”張洋亦是如此,對水土不服。
比起開展村里的工作,這些還算小問題?紫榻鸨硎荆涍^調查發(fā)現,村里只剩下老人、婦女、小孩,青年人都外出打工,都是各干各的,很是散亂,開展工作十分困難?紫榻鹋c張洋商討了許久,最后決定“邊干事邊開拓村民思想”。
駐村“第一書記”首先協調籌集資金2.5萬元,給年久失修、逢雨必漏的張莊寨村辦公用房進行修繕。同時,積極參與趙莊村、袁姑村、張莊寨村3個幫包村的村級活動場所改擴建工作。并且在省工商聯合會的支持下,協調山東省教育出版社為3個幫包村興建農家書屋捐贈實用圖書1200余冊,價值共計6萬余元。這樣一來,村民開始打心眼里佩服這些“第一書記”,開始主動找孔祥金聊天反映情況了。
緊接著,“第一書記”又開始協調趙莊村和袁姑村的自來水項目,有了前期工作打下的基礎,此次工作進展順利。如今主管道已鋪設到村里每戶居民家中,并新打的6口井。趙莊村村民趙麗紅興奮地說,從來沒想到,不花一分錢,還能用上自來水,多虧了“第一書記”們。
看著“第一書記”們干的熱火朝天,村“兩委”班子也慢慢被感染,積極主動的與“第一書記”們協調各種事宜。尤其是村道路建設,項目已開工,許多婦女都加進了修建隊伍,不久,趙莊村修建柏油路7公里,張莊寨村修建了1.8公里的高標準水泥路。此外,袁姑村新安裝路燈365盞,村民夜間摸黑行走徹底成了歷史。
通過“第一書記”們一系列的惠民項目,老百姓算是徹徹底底佩服起來了。村“兩委”班子也不再單打獨斗,已經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紫榻鹫f,黨建工作不是說在嘴里,應該通過實干去交流,互相影響。如今,只要做事,都一呼百應,整個村莊的人都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凝心聚力。
用科技智慧引致富項目,村民家門口賺錢
“現在村民們的凝聚力漸漸增強,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那么應該開始上致富的道路,這也是我們工作的終極目的,必須引進致富項目!笨紫榻鹫f,他前期也對村情進行過調查研究,過去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各項工作開展常遇到資金不足問題,所以開始協調村民進行流轉土地。
“第一書記”們首先將趙莊村和袁姑村的土地分別進行流轉180畝、130畝?紫榻鹣蛴浾呓榻B,村集體將土地進行承包,每畝土地給村民1200元,并在流轉土地上推廣種植油用牡丹,并套種辣椒、花生等經濟作物,實現土地最大利用價值,一畝地純利潤達到3000—4000元。一年下來,村集體的收入保守來說也有十幾萬元。這些村集體收入將用于資助村里孤寡老人、殘疾人和特困戶,也可用于村里公共事業(yè)的發(fā)展。此外,張莊寨村和袁姑村還爭取到了殘疾人就業(yè)保障金6萬余元。
在孔祥金規(guī)劃的藍圖里,還有一個大項目正如火如荼的準備中,那就是在張莊寨村擬建設養(yǎng)殖規(guī)模達5—10萬只雞的養(yǎng)殖場,也有專門的技術引進對口單位。目前,張莊寨村已經成功流轉土地15畝,用于雞場的建設。
310畝油用牡丹的種植以及規(guī);u場的開辦,不僅給當地村民和集體帶來收益,而且也解決了大量當地留守勞動力?紫榻鸫致缘乃懔怂,留守婦女在家門口打工,一年下來,也能賺個上萬元,既然照顧家中的孩子,還能照顧老人。
孔祥金還向記者透露,在派出單位大力支持和協調下,東明石化集團為3個幫包村捐資45萬元。這其中的資金也用于購買油用牡丹苗木以及開辦雞場的雞苗。
“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在杜堂鎮(zhèn)的孔祥金和張洋很好地詮釋著這句口號,正努力奮進地繪制著村民奔小康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