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安光與愛人張翠蘭展示包裝好的馓子
趙家馓子呈拱形,造型美觀,香酥可口
和面時需要很大的力氣,趙安光正在用力揣面
從15斤的面團到細如面條的馓子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趙安光的妻子張翠蘭把面一圈一圈纏在手上
馓子整齊地排放在桐木箱子里
大眾網菏澤4月7日訊(實習生 張鵬)一口油鍋,兩個面盆,一堆木柴,在這個十平米的作坊里,這些就是趙安先制作馓子的全部家當。趙家馓子第四代傳人趙安先說,“馓子”起源于明末清初,趙家馓子經歷了兩百年的傳承,到他這里已是第四代。趙安先在摔打揉搓面團間、在翻滾的油鍋前已經與馓子打了37年交道。
9歲學藝,零點起床把腿蹲到麻
夜間12點,正是別人熟睡的時候,而從9歲開始,趙安先就跟著爺爺學做馓子,“那時候至少喊上三遍才能起來,冬天的時候都是爺爺從床上把我拽起來的!彪m然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由于家庭條件不好,作為老大的趙安先從很小就下學掙錢,供弟弟妹妹上學。
由于年紀小,剛開始只能從炸馓子學起,雖然不受累,罪卻沒少遭。手經常被濺出來油星燙傷,如今他的手指背面關節(jié)處已經幾乎沒有紋路,被燙得平整發(fā)硬。
手藝不精把馓子炸短了或是炸斷是常事,“因為老把馓子炸壞這事,我可沒少挨揍!壁w安先笑著說,小時候爺爺管得嚴,經常用筷子敲他的頭,如今拿起炸馓子的筷子,他總是能想起爺爺嚴肅的面孔。
趙安先說,學手藝時,一天經常蹲10個小時,有時候腿麻得站不起來,“看到別人家的小孩都出去玩,自己只能蹲在油鍋前,心里也挺難受的,但后來想想,這也算是祖?zhèn)鞯氖炙嚵耍刹荒芙惺髁。?/p>
純手工制作,37年口感仍然不變
“和面、養(yǎng)面、下油鍋炸……每一步都很關鍵,一步做不好,這一團面就算是廢了!闭f著,趙安先拎起一團面擺弄起來,摔、搗、搓、拉,這塊15斤的面團在趙安先手里,不到一個小時就“變成”了一層一層盤在盆里的細筷子。
說起來簡單,可要是做起來,這過程一個比一個復雜。首先要在面團中間掏眼,兩個人配合著把手腕粗的面來回搓拉,直到細如筷子,便可以逐層抹油盤在盆里!坝糜宛B(yǎng)著,可以讓面充分吸收油的營養(yǎng),保證面的柔軟度,炸出來才會酥脆可口!贝妗梆B(yǎng)”好之后,便可將面的一頭拉出,在手指上繞圈后掐斷,隨后用筷子將馓子坯取下放入油鍋,稍炸后,將筷子抽出按壓馓坯中間,使之成為瓦狀再放入油鍋,直到馓子色澤金黃便可以出鍋了。
這一套流程趙安先從9歲開始已經做了37年,“手工制作很費勁,機器加工省事卻做不出那個味道。面是高筋面,油也只用一次,這樣才能保證口感!
夏冬季不停工,20年老桐木箱里有春秋
每年5月至7月份對做馓子生意的人來說是最難熬的,炎熱的天氣可以讓早上炸出來的馓子晚上便軟掉了。因此,在這段時間,幾乎所有做馓子生意的人都選擇停工,趙家馓子卻一年四季從不間斷銷售,趙安先有存儲馓子的妙招。
一個長80公分、寬50公分、高55公分的桐木箱子就是趙安先的法寶,“桐木輕便、不透濕氣,馓子放在里面可以儲存很長時間。”趙安先說,馓子放在這個箱子里,春秋冬三季放上一個月不成問題,即使是夏天,馓子放在這個桐木箱子里隔夜之后依然可以保持酥脆。
趙安先說,他現(xiàn)在用的這個箱子是父親做的,已經用了20多年,現(xiàn)在這個箱子已經成了趙家馓子的象征,“以前一直帶著箱子去集市上買馓子,把箱子往路邊一擺,別人就知道賣馓子的來了!
從零售到預定,禮盒包裝后銷向全國
2009年底,隨著單縣浮龍湖旅游經濟開發(fā)區(qū)的升級并對外開放,黃崗鎮(zhèn)的游客接待量持續(xù)增長,有游客聽說趙家馓子風味獨特,便慕名前來購買。一傳十十傳百,大量的游客來到購買趙家馓子,這可讓趙安先犯了難!耙郧岸际窃诩猩狭阗u,客人用塑料袋拎著就走,沒走幾步路就到家了,可游客都是外地人,馓子又酥又脆遠來的游客根本沒法帶!壁w安先說。
就在趙安先一籌莫展的時候,曾經在單縣商務局工作過的黃崗鎮(zhèn)黨委書記張波給他出了個主意——為趙家馓子配上包裝禮盒。就這樣,整潔美觀又方便攜帶的禮盒包裝,配上香酥可口的馓子,趙家馓子開始遠銷全國各地,北京、西寧、上海、太原等地都有客人打電話訂購。由于趙家馓子是純手工制作,一家四口人精力有限,因此趙家馓子每天只做23箱。趙安先介紹,每到年關的時候,為了吃到趙家馓子,有些客人都提前10天預定。
如今,17歲的雙胞胎兒子趙嚴森、趙延林已經跟著趙安先學做馓子四年了,老二延林的手藝經常得到趙安先的夸獎,“他現(xiàn)在干活比我還利索,比不上他啦。不管他們以后干不干這行,我就希望他們把手藝學到手。”望著一旁正在和面的兩個兒子,趙安先眼中滿是期許。
相關閱讀:
黃崗鎮(zhèn)趙家馓子,始創(chuàng)于明末清初,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36年),兵部尚書劉娥(時任道臺),回黃崗西三里劉老家省親,回京帶回趙家馓子,奉至熱河行宮,太后和高寧品嘗后大加贊賞,此后每年冬春季節(jié),驛道快馬,供奉皇宮,御貢趙家馓子從此遠近聞名,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