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菏澤6月17日訊(通訊員 孔 濤 張廣亮)在定陶縣張灣鎮(zhèn)西耿村,有這樣一位青年,為了使父親安享晚年,走出中年喪妻帶來的陰影,主動為自己尋找后娘,演繹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親情故事。
少年喪母,小小年紀便備嘗生活的艱辛
耿瑞超出生在定陶縣張灣鎮(zhèn)耿家行政村西耿自然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上面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父親耿守青是一名民辦教師,母親王愛增是一名農村婦女。
耿瑞超說,當時由于父親耿守青在學校教學,他兄妹四人上學,家里8畝多責任田平時基本上全靠母親王愛增扛著。當時父親耿守青的工資只有80多元,根本不能滿足一家人的生活需要。為了增加收入,母親像許多人家一樣,種了5畝多地的棉花,打藥、除草、逮蟲等,整天泡在地里。長久的超負荷勞動,透支了健康,1991年,母親王愛增得了重病,渾身無力,腹水,人消瘦得厲害。為了給母親看病,父親耿守青幾乎跑遍了周邊省市的大醫(yī)院,先后花費20多萬元,也最終沒有給母親治好,王愛增于2001年4月帶著留戀離開了這個世界。
為了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兩個姐姐初中畢業(yè)后回家務農,耿瑞超也只上到初中,只有哥哥耿瑞國一人考上了大學。耿瑞超輟學以后,先后在飯店端過盤子,賣過冰糕,過早地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
為父說媒,讓老人安度晚年
耿瑞超是一個孝子,他清楚這些年父親為拉扯他們兄妹幾人的不易。
在耿瑞超的印象里,父親跟母親的感情很深,倆人整天有說有笑的,從沒抬過杠。母親生病以后,父親的笑容明顯少了,常常唉聲嘆氣。有時在夜里,耿瑞超常聽到母親壓抑的哭泣。父親總是耐心相勸,一直到很晚很晚。為了給母親治病,父親戒掉了煙酒。從學校回家以后,父親根本顧不得休息,騎上自行車就下地干活,一直到很晚才回來。吃過晚飯以后,父親還要給學生批改作業(yè)。
母親去世以后,耿瑞超發(fā)現,父親一下子衰老了許多,夜里常常對著母親的照片發(fā)呆,甚至無聲地流淚。實在想得厲害了,父親就瞞著孩子們,偷偷地到母親墳上哭一場。耿瑞超一下子覺得,父親是那樣孤獨和可憐。他發(fā)誓,等自己經濟條件允許了,一定再給父親找一個老伴,讓父親也享受到晚年的快樂。
2004年,耿瑞超定了婚,手里也積攢了一些錢。他覺得實現自己愿望的時候到了。耿瑞超把自己的心思跟幾個兄妹一說,大家都贊成。誰知,此事卻遭到了父親的極力反對。
耿守青說:“這對得起你們的娘嗎?”耿瑞超真誠地說:“爸爸,你對娘的好我們都知道。我們兄妹幾個給你找個伴,是為了讓你走出孤獨的煩惱。只要你能晚年生活得幸福,別人說什么又算什么呢?”
盡管耿守青不同意,但耿瑞超要給父親找對象的事,還是在村里傳開了。有說耿瑞超懂事,體貼老人,也有人說耿瑞超是為了甩包袱,更多的人說耿瑞超傻,給父親找對象,給自己找負擔。
耿瑞超不為流言所困,繼續(xù)為父親尋找對象。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未婚妻呂彩云的幫助下,他們終于在呂溝村為父親找了一個伴,名叫呂愛香。他們怕父親不同意,就委托學校的老師出面。為了不駁同事的面子,父親總算答應見面了,但耿守青不冷不熱的表情,并沒有給呂愛香留下什么好的印象。好在耿守青人民教師的身份,人家才總算答應下來。
真情所致,后娘稱就是一個木頭人也要嫁給他
有道是強扭的瓜不甜。這場由耿瑞超兄妹一手操辦的婚姻,過了不久就亮起了紅燈,呂愛香主動提出終止這場婚姻“游戲”。至于原因,呂愛香說:“他和我處對象,連正眼也不看我一下。我不說話,他就低著頭往前走。跟這樣的人在一起有什么意思?”
就在呂愛香準備結束這場婚姻時,事情卻忽然有了一線轉機。
一次,耿瑞超跟未婚妻聊天時,呂彩云無意中說自己不久就要過生日了,希望耿瑞超能給自己買個像樣的生日禮物。耿瑞超卻想到,呂愛香雖然經歷了幾次婚姻,卻無兒無女。假如自己以未來兒女的身份給她過生日,不是能令她無限歡喜嗎?他把這個想法給未婚妻和兄妹一說,大家都贊成。于是,他們在呂愛香生日這天來看她,令呂愛香十分意外和感動,耿守青的這場婚姻危機才得以暫時解除。
誰知,好事多磨。就在耿瑞超等兄妹幾人準備給兩位老人辦喜事的當天晚上,倆人又產生了分歧。呂愛香提出,為了防止年老無靠,要耿守青為自己買10萬元的人身保險,耿守青說什么也不同意,事情一時陷入了僵局。耿瑞超聞訊后,當晚來到呂愛香的家,雙腿下跪,給未來的后娘表白真心。他說,俺知道您老的苦衷,是害怕自己晚年受罪。我們兄妹幾人頂著壓力為父親說親,就是為了讓父親安度晚年。您跟俺父親結婚,就相當于俺的親娘,我們怎肯讓你年老無靠!一席話說得呂愛香擔心全消,摟著耿瑞超喜極而泣:孩子,就憑這幾句話,就算你父親是個木頭人我也嫁給他。
于是,2005年6月8日這天,西耿村的村民們見識了有史以來從沒見過的“稀罕事”,剛結婚才一個多月的耿瑞超張燈結彩,吹吹打打,熱熱鬧鬧地為父親辦理了婚事。
現在,耿瑞超的后媽呂愛香在家看孩子,耿守青在學校教書,耿瑞超和妻子一心一意辦企業(yè),一家人的生活過得其樂融融。
(責任編輯:李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