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新聞網(wǎng)12月4日訊(記者 何金洧 通訊員 陳兆永) 高某身為村支部書記,為兌付集體拖欠資金,竟伙同他人偽造村委公章,擅自將集體的25畝土地承包給同學50年,所得的100余萬元土地承包費被坐支一空。11月25日,臨沭警方查破一起為造印章案,涉嫌偽造村委會公章的黃河村支書高某及孫某、解某、王某4人被刑事拘留。
今年秋種時節(jié),家住臨沭縣城的李某來到青云鎮(zhèn)黃河村承包的25畝土地,他帶著農(nóng)機打算對土地進行機耕平整,不料,遭到該村幾家原土地承包人的阻攔。村民阻攔的理由是,一是他們打算繼續(xù)承包,二是沒聽說村里承包給別人。而李某卻說,這25畝地是自己承包的,并簽訂了承包合同。眾村民不相信,直到李某一氣之下亮出蓋有村委公章的承包合同,幾個村民才知道,這二十多畝土地被村里偷偷包給他人了。消息傳出,立即在村里引起輿論,時值村兩委換屆在即,鎮(zhèn)黨委政府馬上介入調(diào)查。鎮(zhèn)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黃河村的公章一直由鎮(zhèn)里代管,代管單位絕對沒有給該村的土地承包加蓋公章,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11月初,臨沭縣公安機關(guān)受理該案后,偵查發(fā)現(xiàn)黃河村支書高某有偽造本村村委印章嫌疑。經(jīng)傳訊查明,今年5月份,面對集體拖欠修路、干部工資等支出壓力,他想把村里到期的25畝土地對外承包,把村里的欠帳抹平,鎮(zhèn)里考慮村兩委換屆的大局穩(wěn)定,沒有同意高某的意見。
高某卻沒有就此打住,他想到自己今年任其已滿,抓緊把集體拖欠他人和自己的帳還上。萬般無奈之即,他想到了私刻村委公章。于是,他一邊聯(lián)系意欲承包土地的同學李某,一邊與為本村修路的孫某、解某、王某合謀,刻來一枚假公章,私自將25畝土地以50年的期限違法承包給同學李某,由李某一次付清105萬元承包費。承包費到手后,被高某坐支兌付了村里幾年來拖欠的修路、干部工資等支出,到案發(fā)時,該村百萬土地承包資金只剩下兩千余元。
孫某、解某、王某到案后,如實交待為了各自利益合謀私刻公章的違法行為。法律不是兒戲,現(xiàn)在,村支書高某和孫某、解某、王某涉嫌偽造印章罪分別被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