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Ⅰ類應急避難場所名單
大眾網濟南5月22日訊(記者 李澤) 據山東省地震臺網測定,5月22日0時5分,在威海市文登市發(fā)生4.6級地震。威海、煙臺、青島等多市區(qū)有震感。22日,大眾網記者從濟南市地震局獲悉,目前,濟南市已有地震應急避難場所495處,其中,達到國家標準的I類避難場所有16處,總面積達1915422平方米。
濟南市地震局工作人員孫倩告訴大眾網記者,根據中國地震局提出的《地震應急避難場所_場址及配套設計》建設標準,濟南已建成Ⅰ、Ⅱ、Ⅲ類應急避難場所495處,其中泉城廣場等Ⅰ類避難場所16處、洪樓廣場等Ⅱ類避難場所114處、國際會展中心等Ⅲ類避難場所365處,并在各應急避難場所會設置提示標語,如遇緊急情況,市民可就近選擇避難區(qū)域。
相關鏈接:什么是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的定義是:為應對地震等突發(fā)事件,經規(guī)劃、建設,具有應急避難生活服務設施,可供居民緊急疏散、臨時生活的安全場所。地震應急避難場所一般可選在公園、綠地、廣場、體育場、室內公共的場、館、所等場址。
按照國家標準GB 21734—2008《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場址及配套設施》的規(guī)定,應急避難場所必需設置保障避難人員基本生活需求的基本設施。包括:救災帳篷、簡易活動房屋,醫(yī)療救護和衛(wèi)生防疫設施,應急供水設施,應急供電設施,應急排污設施,應急廁所,應急垃圾儲運設施,應急通道,應急標識等。有的應急避難場所,為改善避難人員生活條件,在基本設施的基礎上增設了的配套設施。包括:應急消防設施,應急物資儲備設施,應急指揮管理設施等。有的應急避難場所,還增設了相關設施。包括:應急停車場,應急停機坪,應急洗浴設施,應急通風和應急功能介紹設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