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手心發(fā)麻,小龍的身體暫時沒有不適反應。記者 施雪瓊攝
6月9日下午,蘇州第一人民醫(yī)院的醫(yī)生來到省千佛山醫(y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將陳小龍旁邊的儲血袋放入冷凍箱,如果順利的話,這205毫升骨髓將會挽救千里之外一個16歲男孩的生命;令陳小龍驚喜的是,受捐家庭還托醫(yī)生送來了一封感謝信。1988年出生的陳小龍是濟南第27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7月19日,他將迎來28歲的生日,小龍媽媽表示,救人一命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十萬分之一的“緣分”
9日上午,在省千佛山醫(y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記者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陳小龍。除了手心些許發(fā)麻,陳小龍的身體暫時沒有不適反應,27歲的他和大家有說有笑,連說自己“還年輕、身體好、沒大礙”,一副陽光大男孩的樣子。陳小龍是濟南市房管局房產(chǎn)測繪院財務科的一名工作人員,1988年出生的他是家里獨苗兒。2012年3月,他參加單位組織的學雷鋒月系列活動,在無償獻血時了解到全國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萬多例,很多人因為找不到合適的骨髓配型而失去生命,便在造血干細胞捐獻同意書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成為“中華骨髓庫”的一名志愿者。
非親緣關(guān)系的骨髓配型,成功率最低只有十萬分之一,這個概率竟然降臨到了陳小龍身上。2015年3月,他接到濟南市紅十字會通知,稱其造血干細胞與一名16歲少年初配相合,隨后經(jīng)過全面體檢和各項指標篩查,他的身體各項指標滿足捐獻標準。
“孩子太小了,我想讓他好 好過完一生!标愋↓埜嬖V記者,配型成功這微乎其微的幾率,也是兩人的“緣分”。為救人半月減肥十斤
5月底,陳小龍拿到最終的檢查結(jié)果,雖然各項指標全部符合捐獻標準,但他留意到兩個細節(jié):超重,谷氨酰轉(zhuǎn)肽酶偏高。盡管醫(yī)生表示不會影響捐獻,但陳小龍想為素不相識的弟弟提供優(yōu)質(zhì)的造血干細胞,下定決心開始減肥。
由于擔心自己運動會帶來身體傷害,他去健身房找專業(yè)教練指導,除了每天下班堅持鍛煉,還每天跑三次步,同時控制飲食,不吃油膩、辛辣的食物。小龍媽媽稱,減肥期間小龍早上就沖一杯燕麥片外加三個蛋清,午飯正常飲食,晚飯只吃蔬菜水果。
半月下來,小龍從95公斤減到90公斤,體重恢復到標準范圍之內(nèi)。媽媽心疼兒子,但是小龍卻說:“我這么年輕,即使不為捐獻,把自己身體搞好也很重要!
6月5日開始注射動員劑,進行移植前的準備,開始小龍感覺腰部、胸部脹痛,不過他寬慰家人“這是正常反應,我耐受力好”。
張輝堅定了他的信心
巧合的是,濟南第13例造血干細胞捐贈者張輝和陳小龍是房管局房測院的同事。2013年5月,張輝放棄蜜月旅行捐獻造血干細胞,并被本報評為“2013感動濟南年度人物”。陳小龍?zhí)寡,自己堅定信心捐獻骨髓也是受到“活蹦亂跳的張輝影響”。
“雖然做好了心理準備,但說沒害怕過這不可能!毙↓埍硎,同事張輝給了他很大的鼓勵!翱吹綇堓x平時的工作以及一起打球的狀態(tài),和常人無異,而且有了健康可愛的寶寶,堅定了我的信心!
雖然理論上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身體并無傷害,但由于個體差異,注射動員劑后會有不同的生理反應。作為家里獨苗且還沒結(jié)婚,開始陳爸爸對兒子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事情多少心存疑慮,小龍和媽媽就找到從醫(yī)多年的舅媽,幫忙去做思想工作。
接受骨髓移植后,16歲少年的血型將由A型變成和小龍一樣的B型,這讓陳媽媽覺得“我以后又多了一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