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的投入到工作中,用青春譜寫保家衛(wèi)國的樂章
沒有爸爸參加的親子運動會,我依然表現的很棒
短暫的相聚時光,留下我們燦爛的笑容
坐在爸爸肩上,父子倆難得的休閑時光
李輝,1983年2月出生,漢族,共產黨員,本科學歷,2006年畢業(yè)于山東交通學院交通工程專業(yè),是平原縣交通運輸局運管員。丈夫李清濤,1981年2月出生,漢族,共產黨員,2006年畢業(yè)于寧波公安海警學院,現為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新右旗邊防大隊正連職干事。兒子李辛啟,2011年4月出生,現就讀于縣實驗幼兒園中班。李輝同志一家始終秉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積極傳承夫妻和睦、尊老愛幼、科學教子、勤儉持家、和睦鄰里的家庭美德,為大家樹立了榜樣。
軍人這個職業(yè)是光榮而又神圣的,然而與平常百姓家庭相比,軍人家庭可能承受著更多的艱辛與苦楚。結婚時李輝就清楚的知道,選擇了軍人,就意味著選擇了光榮和奉獻;選擇當軍嫂,就要用自己柔弱的雙肩挑起家庭的重擔,讓丈夫沒有后顧之憂。丈夫李清濤是邊防武警,工作在祖國的邊疆,地處中俄蒙三國邊境,環(huán)境艱苦。由于工作和家庭需要,婚后李輝選擇了留在老家照顧雙方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結婚五年來,聚少離多的生活把她磨練成一名“女漢子”。2011年孩子出生后不久,丈夫就回到了部隊,李輝自己一個人帶著兒子生活,家里所有的活都要自己做,有很多次累的不行,跟孩子一起睡著了,半夜醒來還要爬起來洗尿布、做家務。平日她最怕的還是孩子生病,幾乎每次都是在夜里。2012年春天的一個雨夜,孩子又生病了,發(fā)現時已燒到38.5度,溫水擦拭等物理措施基本不起作用,而家中的降溫藥品早已經用完。無奈之下,李輝只好給妹妹打了電話讓其照顧生病的孩子,自己則騎著電動車奔波在雨夜中為孩子買藥,直到孩子吃下藥、體溫降下來,她才躺下休息。
對李輝和丈夫來說,家人身體健康,孩子平安長大,這是一個家庭最大的幸福。但是不幸的是,2013年春節(jié)過后,李輝婆婆查出患有肺癌,那時丈夫剛剛返回部隊,丈夫的弟弟也遠在福建工作不能回來。在婆婆住院化療期間,李輝把年幼的兒子送到娘家,一下班就去醫(yī)院照顧婆婆,每天總是早起晚歸,忙前忙后。住院化療期間婆婆胃口不好,李輝總是做些清淡的飲食,買些新鮮的水果帶到醫(yī)院。有一次兒子生病,正好趕上婆婆也住院,李輝既怕老人知道了擔心,又掛念孩子的健康,她請來父母照看孩子輸液,自己內科、兒科兩頭跑。
作為一名邊防警嫂,李輝深知丈夫工作責任的重大和任務的艱辛,在工作和生活上一直無私的奉獻著,默默的支持著丈夫的工作。從相識至今七年的時間,3000多公里的距離,電話是他們聯系的樞紐。每天,他們在電話中分享兒子的成長,家庭的瑣事,工作的心得。李輝用自己強大的毅力和對丈夫無私的愛,支持著自己走下去,支持著丈夫走下去。在她的鼎力支持下,李清濤獻身邊防,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他先后獲得國防部頒發(fā)的“愛國戍邊”銀質獎章、阿拉坦額莫勒鎮(zhèn)政府“先進個人”和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公安局“優(yōu)秀警官”等榮譽稱號。
李輝不僅在生活中勇挑重擔,在工作中也是踏實勤懇,表現突出。平日里,她負責車輛二級維護簽章、車輛技術檔案管理等工作。本著對業(yè)戶安全負責的態(tài)度,她對檢測不合格的車輛一律不給簽章。有時,業(yè)戶對政策不理解或者喝了酒,謾罵、投訴的情況時有發(fā)生。最開始的時候,她惱過,也氣過,但是考慮到業(yè)戶的運輸安全總是第一位的,她選擇了堅持、諒解、包容,同時也逐漸贏得了業(yè)戶的理解和支持。平時不管業(yè)務多忙,李輝對前來辦業(yè)務的業(yè)戶總是笑臉相迎,笑臉相送,耐心細致解答業(yè)戶提出的問題,讓業(yè)戶滿意。許多次即使過了下班時間,李輝也是耐心細致的為業(yè)戶辦理完簽章手續(xù)才回家,真正做到了想業(yè)戶所想,急業(yè)戶所急,得到領導、同事的肯定和業(yè)戶的一致好評。曾獲得“德州市交通運輸系統(tǒng)新聞宣傳先進個人”、“平原縣交通運輸局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軍人的價值在于奉獻,軍人家屬的價值也同樣是奉獻。雖然這個家庭很普通,很平凡,但正是由于有了這些千千萬萬的平凡而普通的家庭,才有了國家的這份安寧、祥和、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