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11月16日訊(YMG 記者 王梓蓉 通訊員 葉杏 張國杰)“全面二孩政策放開以后,不少符合條件的夫婦打算生育第二個孩子。我們預估,在未來2-3年時間我市生育量會有一個‘井噴式’增長!弊蛉,煙臺山醫(yī)院產科主任嚴倩說: “以前門診很少出現40歲以上要求再生育的產婦,最近門診卻來了不少40多歲咨詢二孩檢查的婦女!彼硎,不僅孕婦數量增多,高齡、疤痕子宮產婦占比也有顯著變化。
多數二胎媽媽對孕期檢查不重視
“生育第二個寶寶時,產前篩查不但不能放松,與第一胎相比反而要更加重視!笔袐D幼保健院、煙臺山醫(yī)院婦產超聲科主任李傳紅表示,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為23-30歲,生育二孩也不例外。隨著母親年齡的增大和環(huán)境的變化,生育異常寶寶的概率也就越大。
李傳紅說,比如唐氏兒的發(fā)生率,35歲以下是1/600-1/800,而35歲以上則是1/240-1/260。隨著女性年齡的增大,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生率也可能增加!昂芏喽寢寫讯デ安蛔鋈魏螜z查,認為只做個三維彩超就可以了!崩顐骷t認為,二胎媽媽應該更加重視產前檢查,懷孕后定期做超聲檢查。
孕后四次基本檢查:1、懷孕初期檢查孕囊情況,尤其對于一胎剖腹產的媽媽而言;2、孕11—13周時NT檢查,這是早期判斷胎兒發(fā)育情況,排除是否是無腦兒等等;3、排畸檢查,就是大家俗稱的三維彩超,排除胎兒是否有先心病等;4、孕晚期檢查,看各項指標是否穩(wěn)定判斷胎兒是否存在發(fā)育遲緩等情況。
“尤其對于一胎做過剖宮產手術的產婦而言,會在此基礎上增加疤痕妊娠,生產前后出現大出血的幾率會大大增加。”李傳紅說,就拿去年馬年生育高峰來看,煙臺市婦幼保健院接到515例出生缺陷的孩子,其中發(fā)病排在前四位是先天性心臟病、腎臟異常、染色體異常、顱腦異常。
磁共振判斷胎兒發(fā)育,避免殘障兒出生
說到做檢查,很多準媽媽會想到常見的超聲檢查(俗稱:B超),但是對于體重胖、脂肪多的媽媽來說,胎兒磁共振更能明確胎兒的發(fā)育情況。
近日,一位在外院經超聲診斷為“不明原因胎兒側腦室增寬”的孕婦,來到市婦幼保健院進行復查。經磁共振胎兒顱腦技術檢查,該孕婦最終被確定為胼胝體發(fā)育不良合并腦灰白質發(fā)育異常,她果斷選擇了終止妊娠,避免了殘障兒的出生。
嚴倩說,現在產前門診量已經翻了一倍,為應對生育高峰,煙臺山醫(yī)院、煙臺市婦幼保健院啟用“產科醫(yī)療組出診”制,產房實現了擴建,待產床、產床、手術床由13張增加到32張。
“每天門診將由產一、產二、產三3個大產科醫(yī)療組輪流坐診,這樣每位產婦將擁有專屬的“私人專家組”,由固定的專家團隊全程負責產前篩查、待產分娩、產后保健等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準媽媽在分娩前全部住在產前病區(qū),由我們醫(yī)院的一線專家為她的健康分娩做出評估、管理。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分娩過程中會有很多不可預測的因素,也暗藏危機重重。嚴倩表示,二胎媽媽大多為高齡產婦,產房里急癥多、并發(fā)癥多、可預見性差,因此及時有效的救治,加上經驗豐富又臨危不亂的醫(yī)療團隊才能為產婦和孩子保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