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杠桿埋下金融風險 謹防房企不良資產轉換成居民負債
前不久,全民關注的鏈家事件,引發(fā)不少人對房地產行業(yè)杠桿的思考。鏈家在購房者20%首付基礎上再擴大一倍杠桿,將購房首付比例放大到了1:10,大大推動了投機資金進入房地產的熱情。不僅如此,鏈家還通過發(fā)行P2P將短期資金引導到房地產行業(yè),鏈家理財平臺累計投資金額已達到180億元,已發(fā)放收益1.78億元,投資用戶人數超過了31萬人,人均投資金額超16萬元。
姑且不說,鏈家作為一家房產中介機構,卻深度涉足專業(yè)的金融領域,已經埋下了金融風險隱患。僅鏈家通過加杠桿,帶來的購房熱情,就應該引發(fā)對當前全國多數城市房價上漲原因的思考。
前不久,沈陽推出大學生零首付購房的所謂房產新政,盡管馬上被收回,但從中還是可以看出地方政府為了去房產庫存,鼓勵居民加杠桿消費的用心。春節(jié)前,央行也推出了降低首套房按揭比例,鼓勵居民買房。
海通證券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其微信公眾號上認為,回顧過去一年來,政策上采取不斷地降準降息,把M2增速的目標從12%上調至13%,把財政赤字率的目標從2.4%上調至3%,反映出全社會的杠桿率水平仍在上升。
李迅雷建議,要謹防為了去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房地產庫存,導致社會資源的進一步錯配;更要防范為了去庫存而加杠桿,將企業(yè)的不良資產轉換成居民的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