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wǎng)菏澤11月19日訊(記者 劉 進(jìn))近日,一男子試圖通過一款“原價5000多元現(xiàn)在只需399元”的手機實施詐騙,先后3次打電話給鄆城縣的馬某。該男子沒想到,馬某的真實身份是鄆城縣公安局的馬警官,馬警官立即識破了這起電話詐騙案件,并提醒大家不貪便宜不上當(dāng)。
詐騙電話3次打給民警
11月7日上午,鄆城縣公安局的馬警官接到一個顯示為杭州號碼的電話,一個南方口音的男子在確定馬警官是機主后,就開始向他推薦一款“原價5000多元現(xiàn)在只需399元”的手機。
憑借多年的從警經(jīng)驗,馬警官立刻判斷出對方是在進(jìn)行電話詐騙,于是再三向?qū)Ψ綇娬{(diào)自己不需要買手機。但是,對方不顧馬警官的反對,說了一句“就按這個地址(電話所在地)給你發(fā)過去”就掛斷電話。
11月16日、17日,馬警官連續(xù)兩天都接到了一個顯示為廣州號碼的電話!皩Ψ揭笪胰ソ邮湛爝f,并且支付399元手機款。”馬警官說,對方依舊是一副不容拒絕的口氣,但自己還是果斷掛掉了電話。
馬警官說,盡管一些媒體曝光過這種電話詐騙的伎倆,但在這個實施未遂的詐騙中,對方顯然不知道自己詐騙的對象竟然是一位從警多年的民警。
保護個人信息,防止詐騙
“千萬不要去接收這種包裹,只要你接收并打開,就必須支付了,而包裹里是什么東西你都不知道。”馬警官說,三次打給同一個人進(jìn)行詐騙,可見對方很“用心”,再加上詐騙涉及的金額較少,意志不堅定的人很容易上當(dāng)。
馬警官進(jìn)一步表示,電話詐騙通常是跨區(qū)域進(jìn)行,電話號碼經(jīng)常變化,偵破起來比較難,目前能做的是提高辨別能力,不貪便宜不上當(dāng)。
“現(xiàn)在身份證復(fù)印件使用廣泛,存在泄露的危險!瘪R警官分析,這些詐騙分子很可能是通過某個渠道得到了他的身份信息。馬警官提醒市民,在個人身份證使用過程中,要妥善保護好復(fù)印件等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