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zé)任編輯:張媛媛
雙立交橋向黃河?xùn)|路方向橋底與平坦路面銜接,出現(xiàn)兩處落差
黃河路提升改造完成,但雙河路立交橋黃河?xùn)|路方向非機動車輛道上還有一處“空白”
大眾網(wǎng)菏澤3月22日訊(記者 潘濤)連日來,多位市民向大眾網(wǎng)菏澤站反映,黃河路雙河立交橋段和市區(qū)部分路口渠化后,新修道路與原路面存在落差,銜接處形成了一道坎,機動車和騎車路人通行不便,也存在交通安全隱患,希望有關(guān)部門加以處置。
22日中午,大眾網(wǎng)記者從雙河立交橋沿黃河路向東方向行駛,下到橋底部時明顯感覺到顛簸。大眾網(wǎng)記者注意到,在橋面和平坦路面過渡的五六米路段內(nèi),有3條兩三厘米的間隙,其中兩條間隙將一小段路面“孤立”,自成一段,車輛在上面行駛時會感覺數(shù)次顛簸。
“從上面下來,車速一般都不會慢,這幾個地方顛簸,很容易引起司機一瞬間分心,上橋的時候明顯的撞擊感,走多了對輪胎也不好!背鲎廛囁緳C李先生對大眾網(wǎng)記者說,“而且這段路剛修好,立交橋向黃河?xùn)|路方向還沒有加裝護欄,橋下這段還有很多來回調(diào)頭的車輛,很容易引發(fā)交通事故!
橋上車輛快速通行,橋下非機動車輛道路上也是坑坑洼洼。同一地點,非機動車道出口處,就有寬5米、長3米左右的未修路段,細碎的小石子散落在這片新路的“空白”內(nèi),車輛在此經(jīng)過時顛簸的厲害!罢麠l路都修了為什么單單空這一點?”李先生對此表示不理解。
隨后,大眾網(wǎng)記者按照市民的反映來到人民路與丹陽路交叉口,在沿人民路向南行駛過程中,距離路口還有一百米左右的路段時,車輛“咚”的一聲后,明顯感覺上升一個高度。市民劉先生對此表示疑惑:“路口渠化是好事,為什么在道路新修后與原路面會留下這樣一道坎,一條路走出七上八下的感覺多不好,而且道路渠化的路口還都是菏澤的主干道,也影響外地人對菏澤的印象啊!
大眾網(wǎng)記者了解到,2018年,菏澤市提出全力補好路網(wǎng)短板工程,將新建提升18條道路,貫通42條斷頭路,建設(shè)6座橋涵,對52個城市道路交叉口進行渠化。大眾網(wǎng)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市民在市區(qū)不少道路行駛中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而在道路提升改造、修補,以及道路渠化過程怎樣才能消除這2厘米的落差,不讓這些小細節(jié)降低通行的舒適度,廣大市民希望有關(guān)部門進行綜合的考量并妥善解決,建議不要讓這些小細節(jié)影響全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