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市水利局局長王尊亮
大眾網(wǎng)菏澤8月17日訊(記者 武霈)“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苯,菏澤市水利局局長王尊亮就新時期菏澤精神,給出了自己的解讀,用《老子》中的一句話彰顯出“務實”的重要性。
“務實”當融入治水精神
“水是生命之源,中國歷史某種程度上就是治水史!蓖踝鹆翉乃幕勂,層層剖析,“務實”精神應運而生。自大禹治黃開始,人類便開始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翻閱中國的文化典籍,不難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史實文獻,都蘊涵著豐富的“水文化”的內容,對“水”的描寫、吟誦、歌詠,也一如那些被視為“永恒”的題材,成為世代文人筆下曠古不衰的話題。
“水”具有兩面性,一方面是豐饒、創(chuàng)造的生命動力,一方面又是毀滅、破壞的反面力量,正是這種特性,如何使用好這把“雙刃劍”便成為眾多思想家、政客最關心的問題。于是,治水精神也逐漸融入中國人的性子中,菏澤地處黃河下游,更是深得其精髓,樸實、踏實、務實成為了菏澤標志性的工作作風。
“所以說‘治水’工作貼切民生,水利工作馬虎不得,務實便成為水利人最應該堅持的東西!蓖踝鹆琳f。
水庫建設確保千萬群眾飲水安全
談“務實”就要落腳到工作上,講“治水”就要落實到水源建設上。如何保證菏澤近千萬人口飲水安全、保護水生態(tài)環(huán)境,王尊亮指出了兩大方面:水庫建設和“百塘生態(tài)”行動。
菏澤農村的自來水以地下水為主,而菏澤淺層地下水味道苦咸,且深層地下水高氟,給農村飲水帶來隱患。目前,菏澤規(guī)劃新建水庫13座、庫容1.24億方,引蓄黃河水作為水源,配套建設凈水廠、輸水管網(wǎng),完善公共供水服務體系,基本形成“一縣兩庫兩廠一網(wǎng)”供水格局,實現(xiàn)城鄉(xiāng)供水同源、同質、同網(wǎng)。
“定陶劉樓水庫、成武九女水庫、單縣月亮灣水庫等7座水庫正在開展初步設計招標和編制工作,預計2015年底,菏澤農民也能吃上黃河水!蓖踝鹆琳f。
“百塘生態(tài)”行動激活農村水生態(tài)環(huán)境
與水庫建設相比,“百塘生態(tài)”同樣利民便民,如何改善農村水生態(tài)環(huán)境是今年水利部門最關心的問題。為此,在開展的“百塘生態(tài)”活動中每位水利人員都必須親赴農村,實地摸底調研。村民吃水如何?打井澆地是什么情況?有多少坑塘?坑塘污染情況如何?……
針對農村坑塘,不僅要摸底調查,而且要建卡立檔,對所有坑塘歸屬、面積、正常容量、蓄水豐枯、與外界河渠的連接、開發(fā)利用情況、生態(tài)功能減弱的原因分析等,為綜合治理提供基礎性資料,作為總體治理的依據(jù)。
王尊亮表示,今年市水利局拿出專項資金300萬元,選擇面積相對較大、群眾要求迫切、投資少見效快、能給周邊老百姓帶來較大實惠的坑塘率先治理,打通進水渠道,劃定保護范圍,恢復和增強蓄水抗旱、防洪排澇、生態(tài)調節(jié)功能。
“水利工作涉及民生,關系千家萬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開展水利工作要秉承上善若水這一理念,踏實付出默默奉獻,如水利萬物而不爭一般,才能契合新時期菏澤精神,以‘務實’共鑄菏澤夢!蓖踝鹆琳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