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嫌疑人偽造的車禍事故現(xiàn)場(視頻截圖)
犯罪嫌疑人偽造的尸檢報告書(視頻截圖)
犯罪嫌疑人偽造的事故現(xiàn)場照片(視頻截圖)
齊魯網10月8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民生直通車》報道,9月15日,德州市武城縣人民法院就一場保險詐騙案開庭審理,共有15名被告人當庭受審。案件主犯張某軍,男,1982年8月出生,內蒙古自古區(qū)赤峰市人,武城縣某汽車修理廠老板,先后組織人員作案10次,騙取保險金69萬余元。
2015年3月,武城縣公安局接到某保險公司報警,稱有人偽造事故死亡現(xiàn)場,企圖騙取保險金。在保險公司提供的材料里,有一份武城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出據的鑒定文書,還有一份加蓋公章的尸檢報告,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賠償調解書,以及事故現(xiàn)場照片和受害人照片等理賠時所需要的資料。所有的資料看上去,都十分正規(guī),但細心的民警卻從中看出了貓膩。
武城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王書峰告訴記者,“尸檢報告上標注有很長的傷口,但事故現(xiàn)場照片上根本就沒有,看不出來。”
記者從照片中可看到,該事故為一輛轎車與一輛電動車發(fā)生碰撞。現(xiàn)場有三名身著警服的民警,不過,卻并不能從照片中看清民警的相貌。事故中的死者是一名男性,頭部、臉部、腹部均有血跡,但從照片上卻看不到任何傷口。經過鑒定,這些模糊的照片均是偽造的。
民警王超說,“交警沒有出過這個現(xiàn)場,初步斷定這起事故是假的。然后我們就根據這個車輛,以車找人,看看車主是誰,到底誰作的這個案。”
根據保險公司提供的材料,民警很快查到,武城某汽車修理廠的員工是這起騙保案的制造者,而其老板張某軍則是案件的始作俑者。經查,張某軍伙同其員工共計15人,先后以偽造交通事故,安排工人裝扮死者,假扮交警勘查現(xiàn)場,偽造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尸檢報告書等材料向相關保險公司騙取保險金。
武城縣人民檢察院監(jiān)察員孫倩告訴記者,從2012年至今,案件主犯張某軍,一共作案十起,詐騙金額達到69萬余元。
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在這起保險詐騙案中,被告人年齡大都在二三十歲,最小的剛滿十七歲。4年來,這些被告人在主犯張某軍的指使下,參與騙保案件獲取不當得利。不過,其中九人在事故中,均起輔助作用,幾乎從未得到過好處。那么,是什么樣的動力讓參與其中呢?
武城縣人民檢察院監(jiān)察員孫倩說,“參與都是因為老板的安排,或者是朋友義氣幫忙都是這樣參與其中的!痹谕彫F(xiàn)場,一名犯罪嫌疑人說,“我因為自己年輕,法律意識淡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我對自己做過的事兒,感到深深的后悔,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錯誤,希望審判員可以給我從輕處罰!
據了解,主犯張某軍經營的汽修廠每年都有一筆可觀的收入,然而十多年的汽修經驗也使得他非常熟悉了交通事故理賠的流程,并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漏洞,于是主導策劃偽造了一起又一起交通事故。
武城縣人民法院刑庭庭長王朝華表示,被告人張某軍將同一輛轎車在多個保險公司投保,得到了五六家保險公司的賠償款,獲得額外的賠償金。同時,制造虛假的事故現(xiàn)場,搜集虛假的材料,向保險公司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