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在諸城賈悅鎮(zhèn)孟家屯村村民趙佃虎的玉米地里,玉米聯(lián)合收獲機轟鳴開過,林立的秸稈瞬間被切成了碎片,像一層“毯子”鋪在田野上。不多會兒,小麥免耕施肥播種機開了過來——旋耕、播種、施肥,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往年需要五六道工序的秋收、秋種,今年一次就完成了。
幾年前,在農機部門的一次培訓中,村支書趙佃福學到一種叫做“懶漢”耕種模式,“玉米聯(lián)合收獲-秸稈還田-免耕播種,‘一條龍模式’5畝地只要1個小時,以前至少需3天!壁w佃福說。
“秋收不耕地,所以才拿不定主意!边@句諺語曾廣泛流傳當?shù)。不耕地也種糧食?孟家屯村民一開始不接受。
經過趙佃福的親身示范,夏季收玉米的時候免耕地每畝增產100多斤,村民們信服了。全村500多畝耕地全部采用了秸稈還田、免耕播種的保護性耕作模式。
趙佃相是濰坊特約農機技術推廣員,他跟記者算了“兩筆賬”。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靳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