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5月25日訊(YMG記者 李俊玲 通訊員 馮雪英)有句老話說得好:夏來到,貓狗鬧。隨著港城氣溫逐漸升高,平時溫順的小狗、小貓等小動物,容易出現躁狂、易激怒現象。昨天,水母網(www.shm.com.cn)從煙臺市疾控中心獲悉,根據全市178所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監(jiān)測情況看,目前煙臺市每天約有100多人因動物咬傷到當地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就診,被貓狗寵物咬傷、抓傷而接種狂犬疫苗的患者人數呈現明顯增多趨勢。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氣溫逐漸走高,人們衣著單薄,應加強防范,謹防貓狗咬傷,遠離狂犬病。
天熱貓狗躁動,沒事少去逗引寵物
據市疾控中心狂犬病防控專家介紹,狂犬病是一種病死率為100%的傳染病,主要通過感染狂犬病毒的犬類(貓等)咬傷、抓傷、舔舐皮膚或黏膜破損處傳染給人。
根據近幾年煙臺市監(jiān)測數據顯示,每年天氣變暖后,貓狗傷人情況就會明顯增多。近日,煙臺山醫(yī)院等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每天都有被動物致傷患者前去處置。主要是因為夏天大家普遍穿衣服較少,而且動物易躁,人們與動物親密接觸時,裸露皮膚及粘膜等部位很容易被動物抓傷劃咬傷。
昨天上午,記者在煙臺山醫(yī)院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看到,市民方女士因被寵物狗抓傷,正在醫(yī)院接受正規(guī)傷口處置和疫苗接種。據方女士介紹,上周末她與家人一起出行游玩,在游玩過程中,不小心被自家養(yǎng)的寵物狗抓傷手臂,因為手臂出血了,她趕緊到醫(yī)院接診狂犬疫苗。
無獨有偶。家住芝罘區(qū)的11歲的東東上周跟隨父母去棲霞親戚家做客,誰知在山上玩耍時,因拿樹棍不停地逗引親戚家養(yǎng)的大黃狗,不慎被狗咬傷小腿,因傷口較深,受到驚嚇的東東這幾天都只能請假在家養(yǎng)傷了。
對此,煙臺市疾控中心狂犬病防控專家提醒,生活中一定不要與寵物過分親近,特別是寵物吃食時,不要去逗它。寵物煩躁不安、恐懼時,盡量不要用手去撫慰它。貓、狗在生理期和懷孕期間也很容易傷人,要盡量與其保持距離。從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接診情況看,很多人都是在逗弄寵物,跟寵物玩耍時不慎被抓傷或咬傷的。
尤其是不要隨便挑逗流浪狗,大型犬類更要遠離,以防它主動攻擊人。家里有寵物的市民,出去的時候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寵物,尤其是大型寵物。養(yǎng)寵物的最好做動物免疫,這樣對自己、對他人、對動物本身都有好處。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貓狗特別躁動,較平時更易襲擊人。同時夏季衣著單薄,所以,更應加強防護,盡量減少與貓狗等動物的近距離接觸。
被貓狗抓傷、咬傷要及時處置
專家呼吁說,市民應文明養(yǎng)犬,杜絕養(yǎng)犬不辦證、遛犬不拴鏈、犬只隨地便溺,應當每年帶其到正規(guī)動物醫(yī)院注射狂犬病疫苗,發(fā)現瘋狗、流浪狗等動物一定要報告給公安等部門堅決捕獲隔離或捕殺埋掉。
目前各地普遍存在著流浪犬和流浪貓無處安置的問題,人們外出不注意時極易被其攻擊,而狂犬病大部分病例由于流浪犬致傷所引起,大家要引起重視,發(fā)現流浪動物要注意做好自身防護。
家住塔山小區(qū)的王先生為了鍛煉身體,每天早上都會去爬山,可就在前兩天他在爬山的過程中卻經歷了“驚魂一幕”。王先生告訴記者說,那天他正往山下走著,突然從背后竄出一個黑影將他撲倒在地,受到驚嚇的他還沒緩過神來,就看到一條大黑狗猛地向山下竄去,他只感到后背隱隱作痛,后經家人查看,他的后背被大狗抓出四五道血痕,嚇得他趕緊到醫(yī)院接受傷口處置,接種狂犬疫苗。
專家介紹說,現在家庭養(yǎng)貓狗等寵物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身邊的朋友或是親人等被犬類或其他動物咬傷等情況。專家表示,狂犬病潛伏期最長可達19年,只要被犬類抓過皮膚,不管出不出血,狂犬病毒都有可能進入人體。因此,只要有傷口,就一定要及時、正確的處理。
如果在路上被咬傷的話,立刻到就近的正規(guī)的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如果在家里咬傷的話,趕快用20%到30%的肥皂水和清水交替沖洗,時間不能低于15到20分鐘,家里有酒精或者碘伏,最好自己先做一下簡單的消毒,然后立即到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請大夫作進一步的傷口處理。
此外,如果能夠確定咬傷、或是抓傷受傷者的動物是健康的,那么僅需要對傷口進行相應的外科處理即可,無需接種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疫苗。
如果不能夠確定可疑動物的健康情況,那么需要根據傷口情況,進行相應的處理。首先,如果你的皮膚完好無損,僅被可疑動物舔舐,則無需處理;如果裸露的皮膚被輕咬或是無出血的抓傷或擦傷,要立即用20%的肥皂水,或其它弱堿性清潔劑在流動的清水中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然后,盡快前往附近的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接種狂犬疫苗。如果出現抓傷或咬傷部位出血、破損皮膚被動物舔舐等情況,應立即用20%的肥皂水或其他弱堿性清潔劑,在流動的清水中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之后盡快前往附近的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進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的接種。
新版狂犬疫苗接種程序更便民
采訪中不少市民認為,狗咬人錯在人而不在狗,減少被咬事件需要養(yǎng)狗人提升素質,文明養(yǎng)狗。市民于先生對記者說:“有的人喜歡養(yǎng)寵物不要緊,但最好把狗放在籠子里養(yǎng),不要帶出來。如果帶出來的話,一定要用鏈子拴著,不管狗的大小,只要在主人的監(jiān)控范圍內拉個繩或者抱上就不會發(fā)生這種問題。”
疾控專家還告訴記者說,“新版”狂犬疫苗接種程序更便民。與過去的疫苗需要在28天打完5針相比,新版疫苗只要就診3次注射4針,可提前一周接種完畢。
目前,煙臺狂犬疫苗接種程序已由以往的5針接種過渡到新的疫苗程序,也就是“2-1-1免疫程序”:于當天接種2個劑量,7天和21天各注射1個劑量的狂犬疫苗。新的免疫程序其預防效果和原來的免疫程序是一樣的,而且由以往的5次就診接種5劑疫苗,減少為現在的3次就診接種4劑疫苗,減少了患者跑醫(yī)院的次數,更加便民。
專家還特別提醒說,接種狂犬疫苗后須在現場留觀30分鐘。注射部位24小時內不得沾水;注射疫苗期間勿進食辛辣、刺激飲食,如:濃茶、咖啡、辣椒等;不可飲酒、吸煙;適當少食海產品;避免劇烈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