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一場特殊的集體婚禮在威海公園舉行,12對“新人”的年齡在四十多歲到六十多歲,均為其中一方或者雙方都有殘疾。
因多種原因,這些“新人”結(jié)婚時不曾拍過婚紗照,也沒有舉辦過像樣的婚禮。在好心人的幫助下,經(jīng)過半年籌備,他們終于迎來這場“遲來的婚禮”,彌補了心中的遺憾。
“新郎新娘”們在志愿者的服務下走進威海林海公園拍攝外景。
在志愿者和市民的掌聲中走過紅地毯。
結(jié)婚幾十年才披上婚紗穿上禮服
19日早上8點,在高區(qū)沈陽路一家酒店大堂里,12對身披婚紗、身穿禮服的“新人”整裝待發(fā)。
你看的沒錯,他們不是新婚的小伙、姑娘,而是已朝夕相處了幾十年的老夫老妻。他們有的是一方有殘疾,有的是雙方都有殘疾,盡管眼角爬上了皺紋,頭發(fā)里添了銀絲,皮膚上多了色斑,但每個人都難掩激動和喜悅之色。
為了這場婚禮,“新人”們都做足了功課。領帶、襯衣、新褲、新鞋……希望自己更精神些,“新郎”苗延平花費1000多元購置了一身行頭!靶那楸犬斈杲Y(jié)婚時還激動!弊谳喴紊系拿缪悠秸f。
當天8點半,威租公司12輛裝扮一新的出租車迎親車隊,接走了12對“新人”。“婚車”載著“新人”們先到林海公園拍婚紗照,然后駛過環(huán)山路,來到了婚禮舉辦地點——威海公園。
穿過紅色的拱門,走上長長的紅地毯,互帶婚戒,喝交杯酒,切蛋糕……當天上午10點半,12對“新人”舉行了一場盛大婚禮。
“他很早就偷偷報了名,但昨天才告訴我,這是個驚喜!55歲的“新娘”宋彥笑著說,30年前結(jié)婚時經(jīng)濟條件不好,她和丈夫于靜濤沒有舉辦像樣的婚禮,這次婚禮將給他們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組織方專門為“新人”定制了婚禮蛋糕。
現(xiàn)場的志愿者貼心服務。
欠妻子一場像樣的婚禮一直讓他們遺憾
在婚禮過程中,很多“新人”悄悄擦拭著眼角的淚水。第一次坐婚車,第一次穿婚紗,第一次舉辦婚禮儀式……這場遲來的婚禮,彌補了他們多年的遺憾。
“你穿上婚紗真美。我愛你!迸幕榧喺諘r,64歲的原所景坐在輪椅上,看著身著婚紗的妻子車偉蘭動情地說。面對丈夫的夸贊,第一次穿婚紗的車偉蘭羞澀地笑了。
當年原所景和車偉蘭結(jié)婚時,僅有一張穿著普通拍攝的合影,時隔幾十年經(jīng)歷這么隆重的儀式,大家心里都挺感動。“這些年辛苦你了。”原所景哽咽著說,37歲那年,他因為車禍坐上了輪椅,此后三年間,深感絕望他常摔飯碗、發(fā)脾氣,妻子非但沒有離開他,反而一直毫無怨言地陪在他身邊,并悉心拉扯著孩子。對此深為感激的原所景常想,什么時候能補辦一個像樣的婚禮,以此來彌補一下自己對妻子的虧欠。
“新郎”劉旭光說,結(jié)婚時他已經(jīng)肢體殘疾,妻子穆愛麗則是個正常人,他們的婚姻遭到很多人反對!按蠹叶挤磳Σ徽f,我們兩人身上也就40多元錢,什么儀式也沒有。”雖然妻子從來沒有提過,但劉旭光一直為不能給妻子一個婚禮、無法在婚禮上跟她說“愛你”遺憾不已。
本以為這個心愿無法實現(xiàn),可他們卻迎來這幸福的時刻。在他們心中,這次補辦婚禮與當年舉辦婚禮的唯一差別就是,“在大半輩子相扶相持后,多了一份不離不棄的親情!
幸福的交杯酒。
愛心出租車隊是“新人”的婚車。
一名殘疾人的無心之言引來這場幸福之旅
當天11點半,集體婚禮結(jié)束后,環(huán)翠區(qū)助力社區(qū)志愿者服務中心副主任邵庚輝講述了這次集體婚禮舉辦前后的過程。
他說,“補辦婚禮”這一想法,最初是當天的“新郎”苗延平無意中提出來的。有一次,苗延平與市助力社工服務中心主任張軍聊天,說起自己的心愿。他無意一句話被張軍記在心上,張軍隨即與環(huán)翠區(qū)殘聯(lián)、環(huán)翠區(qū)助力社區(qū)志愿者服務中心相關(guān)負責人一起運作這件事兒。
從籌劃到舉辦,這場集體婚禮歷經(jīng)了半年多時間;槎Y中,從化妝、婚紗、婚戒、婚禮儀式都由企業(yè)免費贊助,伴郎伴娘由志愿者擔任。
“因為身體原因,很多事情我們都無法自己完成!泵缪悠秸f,讓他想不到的是,這么多好心人幫他們實現(xiàn)了愿望,這讓他們感到無比溫暖。
當天婚禮上,“新人”張英合和劉愛玲的兒子張珈源也到了現(xiàn)場,見證著父母經(jīng)歷的幸福時刻。“他們提前一天從文登區(qū)的家中趕到酒店,心情一直很興奮!睆堢煸凑f,他的父母一路走來十分辛苦,這場婚禮圓了他們的夢,讓他們甜蜜了一把,肯定會成為他們?nèi)蘸笞畛D钸兜氖。(記?記者 高杰 于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