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 于金柱喂妻子吃起了水果。 本報記者 張曉鵬 攝
夕陽情
26日, 86歲的抗戰(zhàn)老兵于金柱與妻子孫蘭梅迎來了他們的鉆石婚, 結(jié)婚60年來, 老兩口幾乎不吵架, 成為兒女學(xué)習(xí)的榜樣。 如今孫蘭梅患有眼疾, 為了照顧妻子, 于金柱寸步不離, 走到哪都牽著妻子的手為她引路。
齊魯晚報記者 陳之煥
保家衛(wèi)國英雄氣概吸引她嫁作軍嫂
說起與老伴的相識, 86歲的于金柱感嘆起來, “那個時候沒人愿意嫁給軍人, 而她不介意。 ”于金柱是山東壽光人,小時候被日本人抓去做了幾次苦力, 但都悄悄逃了出來。1945年初, 16歲的于金柱瞞著母親報名參加了八路軍, 去了抗戰(zhàn)前線。 隨后他又參加了解放戰(zhàn)爭、 國防建設(shè), 直到1954年才回到家鄉(xiāng)。
“解放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后, 我們參加國防建設(shè), 我從南京隨同部隊被調(diào)往青島軍分區(qū)。 ”于金柱說, 他就是在那個時候遇上孫蘭梅的, 是與于金柱同在青島的一位老鄉(xiāng)給他牽線搭的橋, “當(dāng)時就覺得這個姑娘人很好, 不介意我是軍人。 ”于金柱說。
在青島一家紡織廠工作的孫蘭梅對于金柱印象很好,“就覺得他人比較實在, 作為軍 人 保 家 衛(wèi) 國 很 有 英 雄 氣概。 ”
結(jié)婚最初12年他在家時間不到一年
1955年, 于金柱與孫蘭梅舉行了婚禮, 婚后他又到南京軍校學(xué)習(xí), 這一走就是 12 年,直到 1967 年才真正回到青島工作, 這 12 年間, 于金柱每年回家探親的時間不到一個月,在家的時間總計不到一年, 只有孫蘭梅一個人拉扯著四個孩子長大。
“她真的很不容易, 自己一個人撐起一個家, 對我從來沒有抱怨。 ”于金柱說, 妻子做過很多讓他感動的事情, 結(jié)婚第一年, 于金柱在外地不能回家, 一次都沒見過婆婆、 沒去過于金柱老家的孫蘭梅一個人來到壽光, 陪著婆婆過了一個春節(jié)。 “當(dāng)時她能有這樣的想法, 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真的讓我刮目相看, 很感動。 ”于金柱說。
“這軍功章有她的一半。 ”26日, 在兩位老人的鉆石婚宴席上, 86歲的于金柱指著衣服上的軍功章, 拉著老伴的手激動地說。
晚年寸步不離他是老伴的眼
26日, 于金柱、 孫蘭梅的兒女帶著兩位老人一起來到酒 店 , 為 他 們 慶 祝 6 0 年 鉆 石婚, 在這 60 年中, 兩位老人幾乎沒吵過架, “前半生是母親讓著父親, 年老了是父親遷就母親。 ”老人的大女兒于建新說, 父母是他們學(xué)習(xí)的榜樣,父母總是囑咐兒女要體諒對方, 不要吵架。
“現(xiàn)在老太婆的脾氣越來越倔, 剛退休回家的時候經(jīng)常被她氣得什么想法都有, 但是想想這么多年來她為這個家不容易, 沒什么好生氣的。 ”于金柱拉著老伴的手笑著告訴記者, 作為軍人總是有點個性, 但是為了老伴現(xiàn)在也沒脾氣了。
81 歲的孫蘭梅患有眼疾,視力不太好, 午飯的時候, 于金柱坐在老伴身邊總是不停地給她夾菜。 于金柱說, 之前老伴視力不太好, 吃飯的時候總是只夾眼前的菜, 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后, 每次吃飯他都坐在老伴身邊為她夾菜。 平時沒事出去的時候, 他也會牽著老伴的手為她引路。
“一定要體諒對方, 少吵架 ,少 生 氣 ,沒 什 么 好 生 氣的。 ”孫蘭梅說, 少生氣、 多體諒就是維持婚姻及感情的秘訣。 于金柱和孫蘭梅育有三女一子, 而今四世同堂17人, 鉆石婚慶祝日, 子孫繞膝讓兩位老人合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