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一天,天貓砍下912億元的銷售數字,剁手黨們功不可沒。然而很多人事后又開始后悔,買了很多用不著或者質量不理想的商品。就此,有從業(yè)者認為,這種疲倦恰好為當下飽受沖擊的實體店轉型提供了機遇。
剁手黨吐槽:快遞高峰已過,我咋還沒收到貨
每年“雙11”過后,都是快遞爆倉、快件延遲送到,今年似乎有些特別。盡管創(chuàng)出了912億元的銷售數字,阿里巴巴的菜鳥網絡卻在17日宣布,今年“雙11”物流快遞高峰已過,整個物流行業(yè)未發(fā)生爆倉。
菜鳥網絡的理由是:截至17日上午9點,超過94%的物流訂單已經發(fā)貨,不到7天時間,累計2.4億個包裹完成簽收,而去年用時16天。于是他們總結說,相比去年,包裹總量翻倍,但整體配送時間只是去年的50%.
很多剁手黨看到這條消息后都笑了,不是因為他們主觀臆測中國快遞行業(yè)在短短一年時間內不會發(fā)展這么快,而是基于他們的現實感受。胡女士反映,她在“雙11”當天搶到一件品牌毛衣,直到17日還沒有發(fā)貨,這期間,她一直在手機上提醒發(fā)貨。
高女士則在11月8日買下一件商品,過去半個月了,至今未收到貨。她查看物流給出的信息發(fā)現,該商品8日已經從無錫發(fā)出,10日到了北京分撥中心,11日之后顯示正在派件。
網友“遙望的笛子”21日在微博上忍不住吐槽,“雙11”至今還沒收到的兩樣東西,全在申通快遞中轉途中,在上海中轉了5天,也是醉了。
網友“時光與念”吐槽,同一天發(fā)貨,閨女的奶粉都已經漂洋過海來了,她買的“雙11”商品竟然還沒有來,抓狂中……
貨品反差太大:退貨率飆升,有人退了90%的貨
往年“雙11”過后,很多“買買買”變成了“退退退”,今年也不例外。市民翟女士反映,“雙11”零時,她就坐在電腦前,準備搶購一款羽絨服,此前她已經選好了兩款,放在購物車中,心想,總歸能搶到一件吧。
結果讓她大失所望:“一開始顯示系統忙,后來付不上款,苦等到凌晨1點,終于可以付款了,結果顯示,這款羽絨服已經賣完了!睙o奈之下,翟女士選購了另外一款羽絨服:“也不是很滿意,但沒辦法,人家便宜呀,管不了自己就下單了!
“‘雙11’結束后的第二天,我再去那家網店查看那件心儀的羽絨服,結果又有貨了,價格漲了30元!钡耘空f,這是什么道理,不是沒貨了嗎,怎么這么快就有貨了?捶胸頓足也沒辦法,畢竟她已經下單了另外一件。
過了幾天,翟女士收到貨,穿上之后感覺很不理想,就退貨了。像翟女士這種退貨的情況并不少,各大論壇、微博、微信里吐槽的剁手黨不在少數,他們說今年“雙11”購物情況慘不忍睹,“買的東西90%都退了”.
究其原因,多數都是質量不能讓人滿意,圖片看起來很好,結果貨物的實際情況與圖片相差太大;再就是衣服尺碼的問題。網曝“雙11”天貓912億元銷售額,退貨574億元,退貨率63%.阿里巴巴否認稱:“貨還沒收到怎么退?”
“退貨率應該沒那么高!睗峡爝f小哥袁先生說,不過退貨率的確在上升,平均送10個快件,就有三個要退貨,這比去年多多了。據了解,網購一般退貨率在20%以下,去年“雙11”飆升至25%,今年有可能升至30%.
“30%的退貨率,這在很多實體店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林先生說,這是對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想一想,快件包裹兜了一圈又回去了,得浪費多少人力物力呀。
分析原因
網購缺體驗實體店機會來了
對退貨率飆升的原因,E道商城山東運營中心負責人林先生分析,首先是剁手黨們沖動性購買,拿到貨后不理想,自然要退貨。其次是線上購物缺乏體驗,比如同樣一件衣服,看著照片上模特穿著很好看,買回來自己穿上就不是那么回事兒了。
“這時候,實體店就體現出優(yōu)勢了。”林先生說,由于有實體店面存在,信譽等級和售后服務會更有保障;其次,消費者可以現場體驗,體驗之后再下單。然而,單靠這些優(yōu)勢是不足以生存的,因為與網店相比,實體店店面租金高、消費者覆蓋面小。
在網購成為越來越多人消費方式的時候,實體店轉型勢在必行。
在一些業(yè)內人士看來,電商平臺正在細分,打造一個實體店聚集的線上商城,既能保證信譽又能保證信用,不失為實體店轉型的一條路子。事實上,即使是線上企業(yè),也在向線下延伸,阿里與銀泰百貨的合作就是典型案例。
未來商業(yè),或許不會是電商完全取代實體店,也不會是實體店取代電商,而是兩者相互融合。在經歷“雙11”瘋狂網購之后,剁手黨們會變得理性,這也為實體店轉型線上,實現線上線下聯動提供了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