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培育地理標志商標 促農產品“名利雙收”' /> 菏澤:培育地理標志商標 促農產品“名利雙收”' />
大眾網菏澤7月16日訊(記者 武霈)作為證明商品的原產地、原料、制造方法、質量或其他特定品質的標志,地理標志商標對擴大市場、提升商品含金量有積極作用。今天,大眾網記者從菏澤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了解到,為促進特色農產品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市場優(yōu)勢,該局開展地理標志商標培育工作,開發(fā)利用農產品地理資源,預計2017年實現(xiàn)5-8件。
地理標志商標打造特色名片
地理標志商標作為地方特色商品的標志,在推廣上具有深遠意義。菏澤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廣告管理科科長王榮華對此作出形象比喻:就如“China”這個單詞,它既是“中國”的英文譯名,又是“瓷器”的譯名,這就是最好佐證,瓷器成了古老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亮閃閃的名片,與此類似,菏澤打造特色農產品的地理標志商標,也將為菏澤農業(yè)進軍中國乃至國外市場打開缺口。
記者了解到,菏澤現(xiàn)有地理標志商標包括:成武大蒜、東明西瓜、陳集山藥、曹縣蘆筍鄄城魯錦和最新批準的單縣羅漢參。隨著地理標志商標的注冊使用,這些農產品附加值將不斷提高。
開展商標培育 計劃三年內再增5-8件
據王榮華介紹,今后三年,全市將重點開展地理標志商標的培育工作。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挖掘開發(fā)和利用特色、優(yōu)質農產品地理資源,以縣區(qū)局為單位,建立地理商標數據庫,儲備一批,培育一批,申報一批。
大眾網記者了解到,該局計劃于2017年實現(xiàn)牡丹區(qū)、單縣、曹縣、巨野、鄆城培育地理標志商標3-5件,開發(fā)區(qū)、定陶、東明、成武、鄄城培育地理標志商標2-3件,力爭三年后通過品牌興農讓農產品“名利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