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讀覽千場中國足球各級聯賽的眼睛,手握布滿時代皺紋的4000張老球票,安徽合肥的鐵桿球迷于明陽用自己的球票收藏經歷,訴說著上千個中國足壇曾經發(fā)生、正在發(fā)生以及即將發(fā)生的故事。
記錄
4000張球票見證足球史
1973年6月24日,中國國家隊VS索馬里國家隊,地點河南省體育場;1975年4月2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屆體育運動會足球賽,地點蘭碇廠西門;1981年全國足球甲級隊聯賽西安賽區(qū),地點西安人民體育場;1994年6月5日中國足球甲A聯賽,大連市人民體育場……4000張字體清晰,但已顏色發(fā)黃的足球門票,無聲展示著中國足球41年的發(fā)展軌跡。
“每當翻閱三大本門票冊,總有種進入時光隧道的錯覺。這些球票中有自己親眼見證的比賽,也有一些比自己年齡還大、并未身臨其境的久遠比賽。 ”在記者眼前的一位球票收藏達人,來自省城的近40歲的鐵桿球迷于明陽邊整理球票冊,邊對記者表示,“在三本冊子里,一本專門收集中國國家隊從1973年至今,國際A級友誼賽、亞洲杯、世界杯外圍賽等重要場次比賽的門票;另一本專門收集從未職業(yè)化到職業(yè)化乙級、甲級再到中超的館場入場券;最后一本冊子則收錄了安徽本土職業(yè)球隊幾乎所有比賽場次的門票。 ”
在這些球票目錄里,于明陽向記者展示著中國足球各級賽事的高光時刻,包括,1994年大連萬達問鼎職業(yè)化聯賽元年的決賽場次,1997年7月20日,當年甲A聯賽第10輪,北京國安9比1大勝上海申花,創(chuàng)造單場進球紀錄的比賽;以及2001年10月16日,見證中國1:0阿曼首進世界杯,沈陽五里河體育場舉國雷動的幸福時刻。當然還包括,去年廣州恒大站上亞洲之巔的里程碑對決。
故事
北京工體結識忘年交
沉甸甸的球票,不僅見證中國足球的每一時期,同時刻錄著這位中年人幾十年來的生活軌跡。經常去國內各地看球,已成為他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在這期間,有關球票收藏期間發(fā)生的故事,也像連續(xù)劇般在其生命中不斷上演。
“很多人時常問我,這些與你年齡相仿的球票收集到容易理解,但有些年代非常久遠的球票從何而來? ”于明陽告訴記者,中間其實還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 “大約在上世紀90年代,正值中國職業(yè)足球球市的黃金期,自己經常遠赴千里到北京工體看球,一位當年已年過6旬的北京大爺漸漸和自己熟悉起來,時間一久,球賽結束余興未了的二人,就去大爺家附近小餐廳,點上酒菜聊中國足球。 ”
“逐漸我們就成為忘年交,有關足球無話不談。直到有天他在家中一個裝飾精美的銀盒里,翻出保存完好的幾張70年代的足球門票作紀念品送給我。并坦言希望能讓這份歷史傳承下去,讓球迷的一份熱忱感染更多人。在此之后,由于身體原因,這位大爺慢慢淡出我們一個固定的觀球團。 ”
每張球票在于明陽這里都有數不清的故事。而其中,一份頭版慶祝恒大奪冠的廣州日報和一張2013年亞冠決賽面值2000元的門票,又再度讓他打開話匣!耙苍S在合肥像我這樣的恒大球迷很多,但至今能把這份記憶保存如此完整的或許就很少了吧!彼腴_玩笑對記者說,“去年由于家里臨時有事,自己被迫取消恒大亞冠半決賽的現場觀看行程。而當恒大最終挺進決賽的終場哨響起。無論如何自己也按捺不住喜悅,立刻定了去廣州最早的一趟火車。經過漫長里程顛簸,求票之路才剛開始,發(fā)售球票當日由于球迷過多,雖自己早早起床排隊,但依然排了11個小時才站到售票窗口。票一到手,周圍的黃牛黨對這張2000元的門票,開出12000元高價收購。但和很多真心球迷一樣,親身見證勝利的那份自豪感,遠比1.2萬元來的值得。 ”
夢想
期待皖軍重回職業(yè)化
“如果說,自己最愛的球隊是哪一只,我會毫不猶豫地說就是咱安徽隊,無論曾經叫安徽樂普生、合肥創(chuàng)憶、安徽老明光或安徽九方,雖然現在都不復存在,但他們永遠是我一生的摯愛。 ”于明陽激動地說。
在這些球票上,記者看到,所有門票上都有不同球員的親筆簽名。他表示,這些球員雖然比起大腕微不足道,但他們每一個進球其實都是安徽足球進階之路的縮影。于明陽坦言,這耗費了自己不少精力。從中乙到中甲,安徽隊的主客場幾乎我都去看過,而如果當場有安徽球員進球后,我都會在球隊駐地等幾個小時,直到進球功臣出現給我在球票上簽名為止。
球票冊最后一頁,定格在2010年10月30日,安徽九方對陣廣東日之泉那場比賽,最終比分為0比3;而這也成為安徽職業(yè)足球劃上休止符的一張門票。 2011年1月,天津潤宇隆完成對安徽九方俱樂部收購,成立新的天津潤宇隆足球俱樂部。安徽九方成為歷史。而當年還與九方同處中甲的廣州恒大,在四年后成就亞洲霸業(yè)。
“足球其實就是人生縮影,只不過它是90分鐘內淋漓盡致表達喜怒哀樂。作為一個深愛安徽足球的球迷,我們有時自嘲是皖足坎坷一生的伴侶。 ”于明陽說,也許明年,對安徽球迷又是一個新的開始,因為安徽力天足球俱樂部,將進入中國職業(yè)化球隊的大家庭,而自己又可延續(xù)收集安徽本土球賽門票的夢想。
建議
球票投資性價比很高
自己的收藏故事行將講完,于明陽也談及對收藏這一小眾品種的體會。
“說實話,除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俱樂部對決,或國家隊比賽,很多球票當時根本就不要錢,基本都為贈票,而因為有較高的歷史人文價值,其實光從投資角度來講,這一門類的回報率其實很高。 ”他笑著告訴記者,“以那些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球票為例,因為現世存量稀少,加上年代久遠,所以如果要變現,溢價率驚人。曾經一個來自深圳的資深球迷,就曾開出一張2萬元價格收購我的部分球票,但都被我婉拒。 ”據了解,他收藏的4000張球票,如果全部變現,價格應超千萬元。
他說,球票投資,固然性價比極高。但其實像此類收藏品,實際上就是在收藏一種心態(tài),根本無關金錢,手中握有一份可真切表達心中對足球摯愛的載體就已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