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超標電動車系列談:對城市管理工作多一些“歷史耐心”

2018-10-21 19:43:00 來源: 大眾網 作者: 王封

  大眾網首席評論員 王封

  近期,江蘇無錫、山東菏澤等地針對超標三、四輪電動車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在市區(qū)部分區(qū)域、部分時段“禁行”“限行”?v觀輿論場上各方反應,支持點贊者居多,畢竟人們對昔日“橫行霸道”、隱患多多、影響市容的超標電動車深惡痛絕。當然,類似“出行不方便”“買了這些車的咋處理”的群眾呼聲與訴求也亟需予以重視并拿出辦法幫助解決。

  發(fā)展越是向前推進,所觸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復雜,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出臺一個政策,進行一項改革,難免聽到一些不同的聲音。我們需要辯證地去看待阻力和壓力,我們更需要懷有“歷史耐心”對待一時一事的困難。筆者曾經在山東東部一個濱海城市工作生活了四年,目睹該市重拳出擊整治三輪電動車、四輪代步車的前前后后,深為其宣傳廣度、執(zhí)行力度震撼,治理效果也是有目共睹,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煥然一新,該市去年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因此,把超標三、四電動車專項整治行動放到一個城市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往前看,往遠處看,不難發(fā)現這是提升城市品質、改善環(huán)境的“必修課”。

  一座文明城市的養(yǎng)成,需要念念不忘,時刻以人民為中心。處理好解決好復雜的現實問題,關鍵就在于能否真正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是否最大程度上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菏澤整治超標三、四輪電動車的同時,進一步優(yōu)化公交線網,加密運營班次,大力推廣“一站直達”定制公交服務,積極提供多樣化公交便民服務,多管齊下,目的是道路通暢,交通事故銳減,市容市貌改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一座文明城市的養(yǎng)成,需要人人參與,需要共建共治共享。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的要求,強調要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yè)化水平。因此,整治超標三、四輪電動車是一個良好的契機,可以動員全社會的力量,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城市管理、社會治理工作中來,在共建共治的同時,也成為文明城市、美好生活的受益者。為了“大家”的利益,暫時犧牲“小家”利益、不開不坐超標三、四輪電動車又何妨?

  一座文明城市的養(yǎng)成,需要久久為功,不斷升級硬件和軟件。“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對于個人來講,一個好習慣的養(yǎng)成,大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但是,一座城市硬件設施的改善、軟環(huán)境的塑造,必然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是一場硬仗,也是一場持久戰(zhàn),城市的每一個人必須抱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和決心。

  說到底,一座城市是否文明,是否能夠走向現代化,起決定作用的是其中的每一個人!帮L物長宜放眼量”,如果我們對整治超標三、四輪電動車等城市管理工作多一些“歷史耐心”,我們的城市發(fā)展步伐將更加矯健有力,我們的生活必然越來越美好。

責任編輯:丁厚勤

相關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