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讓人靜下心來讀書,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讀書終究說來是務虛,關注的是“子虛烏有”的精神層面,類似于姜太公垂釣,我們不能寄托于此,尤其是在當下追求“短平快”的社會氛圍下,于是士農(nóng)工商,商人逆襲了。但是讀書自有讀書的快樂,只是“不足與外人道也”。
中國人讀書從一開始就貼上了功利的標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奔偃鐩]有這個餌料,有誰甘受十年寒窗?我不知道外國有沒有讀書無用論,反正中國有,而且隔上幾年就甚囂塵上。追根究底,還是我們把讀書當成了交易,廣種薄收不是我們的目的所在,最好讀上一頁書就能夠變現(xiàn)。看不見這個未來,這書不讀也罷。
過去的讀書人驕矜,“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钡珱]有一官半職,挺直了腰桿別人也看不見?滓壹褐阑刈值娜舾煞N寫法,也算是有學問的人,卻沒有人瞧得起他。這話換成了中舉的范進,胡屠戶一定頭點得跟磕睡蟲似的。這在中國是一景,所以讀書人最好韜光養(yǎng)晦,囊瑩映雪,鑿壁偷光,都別太高調(diào)了,否則就是只蝙蝠,沒人認了。
林語堂有我喜歡的讀書范兒,他能把到手的國民黨的官不做,而去讀書教學辦雜志。他說:“順乎本性,即是天堂!”民國的讀書人都有點特立獨行。放在了今天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北大畢業(yè)生賣豬肉去了。他說給母校丟人了。這樣說梭羅這個哈佛高材生到瓦爾登湖畔漫游又算什么呢?我們這個世界被欲望綁架了。我們看到的是別人眼光中的自己,但那也是一只指月之手。
我第一次到朋友家去,他有一個書房,汗牛充棟,我以為發(fā)現(xiàn)了阿里巴巴的寶藏,走近了才恍然,那些書都是贗品,附庸風雅的裝飾而已。中國人最怕被人譏諷為沒有文化,于是住房無論大小都要另辟一間美其名曰“書房”,但有名無實者居多。很多人都是在里面敲敲鍵盤,這樣的人不是讀書人,有人給起了一個名稱:鍵人。我喜歡李敖的書房,春色滿園,亂山重疊,旁枝斜逸。太規(guī)整的,那叫圖書館;太凌亂的,那叫豬羊圈。李敖知道他每一本書的位置,隨時延請,促膝談心。流光照進來,又退隱去。這兒自成一統(tǒng)。
臥室是主人的一面鏡子,真正的讀書人都是以書為枕的。那些書不看時是石,一旦打開就會活色生香。你從書的選擇就會解讀出主人的意趣,因為書總要情投意合了,才會抱被擁衾。所以說書在一定意義上屬于情人的范疇,不必關心柴米油鹽。做妻子的妒忌,卻望洋興嘆。
關于讀書,周氏兄弟有兩個出人意料卻意味深長的比喻,魯迅說:“讀書如賭博!敝茏魅苏f:“讀書就像煙鬼抽煙。”兩者都讓人上癮,而且不易戒除。這樣的人周圍比比皆是,但讀書上癮的人卻如鳳毛麟角。他總要在字里行間得到了趣味才行,否則就是獄不是岸了。我有一堂弟,小學五年級時讀柏楊的《丑陋的中國人》,一個人在書房嬉哈怒罵,顛倒作態(tài)。那時我說他不教成器,長大了果然言中。書中淘不了寶,讀書就是嚼蠟。即使讀書盈案,也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終究免不了泯于眾人的命運。
三毛說讀書讓她幾度人生。書是過濾了的人生影像,人生是一部流水帳,書籍不是。當我們端坐于前,看到的是不同人生的跌宕起伏,云舒云卷,于是我們的目光獲得了無限的延展性。讀書越多的人,這個人反而變得越是透明,就像錢鐘書先生。紅塵中人則把人生讀成了一部厚黑學。他這樣看人,也這樣看自己。讀書不明的人,“煩惱皆從讀書始,”這樣的人不妨把書拋到檻外。泥瓦匠不失眠,還會睡到自然醒。但我還是要說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大概也不會有人舉手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