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對城市地下管線進行“體檢”
山東:對城市地下管線進行“體檢”
齊魯網濟南12月27日訊(山東臺 曹進 淄博臺 王學深 德州臺 張婷婷)隨著城市建設的發(fā)展,城市地下管線也變得錯綜復雜、問題頻出。山東各城市近期陸續(xù)展開地下管線普查,全面查清線路權屬單位、摸清存在的結構性隱患和危險源等,確保地下管線安全運行。
大雨內澇、路面塌陷……一次次事故拷問著城市地下管線的安全。今年,淄博市建成城市綜合管線信息化管理平臺后,類似的問題解決起來容易了許多。哪條管線出了問題?權屬部門是誰?在平臺上可以一目了然。
據(jù)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lián)播》報道,目前,我國城市地下管線種類繁多,包括供水、排水、燃氣、熱力、廣播電視等8大類20余種。管理體制和權屬復雜,導致各種管線重疊交錯、雜亂無章。
從2013年起,淄博、德州、濟寧等多個城市就開始了對地下管線的普查工作。每一條管線具體坐標在哪里?埋深多少?材質是什么?什么時候建設的?所有信息摸清楚后,匯入各個城市的信息系統(tǒng),為以后的城市建設服務。
通過普查還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管道占壓、管網泄露等安全隱患,建立臺賬后,逐一整改到位。
比如,城市燃氣灰口鑄鐵管,這個管道質量比較差,如果管道壓力過大,很可能會爆管,引起管道的泄露,或者可能引起的爆炸,再一個就是城市供水,現(xiàn)在全省,我們城市供水管道的管網漏損率,平均在12%以上,全國在15%以上。
截至12月中旬,全省17個設區(qū)城市中,除濟南沒有啟動地下管線普查工作外,其他16個城市均已完成或正在進行普查及補測補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