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北京3月15日新媒體專電 繼1角、5角券硬幣化之后,今年山東5城市試點“1元券硬幣化工程”,停止向商業(yè)銀行投放1元券紙幣,轉由硬幣替代。
央行相關負責人日前透露,該工程將逐步在全國各地推廣。這意味著,以后我們身邊的硬幣會越來越多。然而,從使用、流通到兌換,讓硬幣真正便利化還需要哪些配套條件?
小販:“攢多了花不出去”
杭州王家弄農貿市場的魚販楊建中有點懷“財”不遇。一年多下來,攤位上光一毛錢硬幣,就攢了5袋,放電子秤上一看:11.26公斤,估計超過400元!邦櫩透读瞬荒懿皇眨@么多硬幣怎么花呀?”楊建中說。
菜販張萍也遇到了相似的問題,她打開存有一堆零錢的抽屜,絕大部分是一毛硬幣。張萍對記者說:“一毛的有時找給顧客人家都不要,你要的話拿走吧!
市場里不少顧客對記者表示,買菜一般都帶個小錢包,硬幣多了放不下,而且重。
除菜市場,小賣部、公交公司、超市、電話亭等都是主要的硬幣流通點。隨著電子支付方式流行,越來越多年輕人口袋里已不備零錢。北京市區(qū)一家超市店員說,北方很多地方至今流行使用紙幣,收錢時也便于清點。
不過,公交公司更歡迎硬幣。上海巴士一汽四分公司黨支部書記陶其偉告訴記者,上海老百姓坐公交車已經(jīng)習慣了投幣或刷卡,每天后方分揀也鮮有紙幣。兩者相比而言,紙幣有很多弊端,比如,容易破損,清點時異味大。目前,在點鈔設備上,硬幣分揀已然成熟,包括假幣篩查和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