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由山東省委組織部、省扶貧辦、山東行政學院聯合舉辦的“新常態(tài)新理念新作為”脫貧攻堅專題研討班在濟南開班。(齊魯網記者 滿倩 攝)
3月26日,由山東省委組織部、省扶貧辦、山東行政學院聯合舉辦的“新常態(tài)新理念新作為”脫貧攻堅專題研討班在濟南開班。在培訓期間,山東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姜凝作了題為《發(fā)揮政府投入主導作用,集中財力打贏全省脫貧攻堅戰(zhàn)》的報告。
專題報告會上,姜凝著重介紹了“易地扶貧搬遷資金”。據統(tǒng)計,目前全國共有300萬戶、1000萬貧困人口生活在灘區(qū)、庫區(qū)、塌陷區(qū)等不適宜居住的地方,需要進行易地搬遷實現脫貧,國家要求2020年前完成搬遷。按照戶均成本20萬元測算(建房成本12萬元、基礎設施配套8萬元),共需投資6000億元。
具體到山東省,根據國家核定情況,山東易地扶貧搬遷實施范圍包括濟南市歷城區(qū)、泰安市東平縣、日照市五蓮縣、臨沂市費縣、沂南縣、沂水縣和菏澤市鄄城縣等7個縣(區(qū)),共涉及24個鄉(xiāng)鎮(zhèn)、86個行政村、14315戶,4644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搬遷規(guī)模5572戶、17000人;按照“盡量實現自然村整體遷出”的要求,需同步搬遷人口規(guī)模8743戶、29445人。
姜凝介紹,山東省易地扶貧搬遷所需的資金,通過國家安排資金、省級補助資金、農戶自籌、金融機構貸款和統(tǒng)籌省直部門資金等多渠道統(tǒng)籌解決。
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按0.7萬元/人的標準補助;省級財政結合相關資金安排,擬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按1.8萬元/人的標準予以補助,對同步搬遷人口(29445人)按0.9萬元/人的標準予以補助。省級投融資主體預計政策性融資約16億元。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按國家要求,以約0.3萬元/人的標準,自籌部分住房建設資金。據了解,對于信貸資金,按照國家要求,采取政府購買市場服務形式,確定山東省絲路投資發(fā)展發(fā)展公司為山東省易地扶貧搬遷的省級投融主體,承接國家下達的地方政府債、專項建設基金和金融機構政策性貸款,并根據縣區(qū)申請,統(tǒng)一向政策性金融機構申請搬遷所需的其他貸款。
另外,據介紹,關于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根據精準識別,山東全省185萬大中型水庫移民中包括96859名貧困移民,2016年省財政在與脫貧攻堅精準對接上,安排資金17592萬元,按照人均2.5萬元的標準,對第二批大中型水庫移民避險解困試點涉及的7037名貧困移民進行補助。安排資金32408萬元用于貧困移民扶貧解困,由各市根據精準扶貧任務和當地實際情況,統(tǒng)籌安排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產業(yè)扶持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