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0-5122000
微信:dzw5122000
山東24小時新聞客戶端
014.jpg
網事如歌,菏澤市第三屆網絡歌手大賽
是責任_副本.jpg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
ss1.jpg
菏澤軋死流浪漢的哥的艱難理賠路
QQ截圖20140701154955.jpg
今年3月28日,菏澤市委書記于曉明在黨的群眾...
菏澤大眾網
首頁 > 山東新聞
山東7旬翁仿制出遠古蛋殼陶 厚2毫米能映人影
2014-11-06 18:10:00 來源:青島新聞網 作者:王漢峰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膠州市對三里河遺址進行了大面積發(fā)掘,其中出土的一款制作精致、造型小巧、外表漆黑黝亮、陶胎薄如雞蛋殼的黑陶陶杯,屬4000多年以前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皿之一。葉廣德說,燒制黑陶利用的是滲碳技術,必須用土窯,燃料全部用的是木頭,溫度控制在900攝氏度左右,燒制過程大約需要一天一夜。

青島七旬村民仿制出遠古蛋殼陶

青島七旬村民仿制出遠古蛋殼陶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膠州市對三里河遺址進行了大面積發(fā)掘,其中出土的一款制作精致、造型小巧、外表漆黑黝亮、陶胎薄如雞蛋殼的黑陶陶杯,屬4000多年以前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皿之一。近日,膠州李哥莊鎮(zhèn)冷家莊村七十多歲的葉廣德,多年來不斷揣摩祖上傳下來的黑陶制作技藝,經過反復試驗終于做出了與出土的“蛋殼陶”相類似的黑陶藝術品。昨日一出窯,讓人們嘆為觀止。

  開窯

  農家土窯燒出“文物”

  昨天,記者來到冷家莊村,正趕上葉廣德老人制作的黑陶開窯。記者看到,這個像土丘的窯足有四五米高,葉廣德從狹小的窯洞里,小心翼翼地捧出陶盆、黑陶杯、鼎、罐等幾十件黑陶作品來。 “別小看這些黑陶,要想做出成品可不簡單。 ”葉廣德介紹,制作傳統(tǒng)黑陶必須采用大沽河岸邊一米以下精選的黑土,先要水淘去除黑土雜質,然后經過手制、成型、雕刻、晾曬和潤水等20多道工序,才可入窯燒制。

  葉廣德說,燒制黑陶利用的是滲碳技術,必須用土窯,燃料全部用的是木頭,溫度控制在900攝氏度左右,燒制過程大約需要一天一夜。如果燒制時間過短,黑陶易碎;燒制時間過長,黑陶容易變形,一窯的黑陶可能就全報廢了。整個過程中需要燒窯人集中精力,根據情況隨時調整火候,直到最后出窯。

  講述

  蛋殼陶杯最難燒制

  “所有的黑陶器皿中,要數(shù)蛋殼陶杯最難燒制,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前功盡棄。 ”葉廣德說,文物蛋殼陶杯因其做工細膩精致,超薄的器壁如同蛋殼一般,從而被稱作是國寶級文物,是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的代表器皿之一。記者看到,葉廣德仿制的蛋殼黑陶高柄杯每個高20厘米,重40克,杯口呈喇叭型,杯身為圓錐型并帶有很多圓孔,而杯口厚度只有2毫米,陶身為純黑色,在燈光下能映出人影。

  據介紹,蛋殼陶杯制作工藝非常復雜,因杯體太薄成型很難,經常用一個星期時間才能完成一件毛坯。以前祖?zhèn)鞯氖炙噧H僅停留在普通的常用生活器具的制作上,葉廣德多年來不斷揣摩祖?zhèn)鞴に嚕涍^反復試驗,不僅將蛋殼陶杯制作了出來,對三里河出土的黑陶文物,只要他看一下樣品,就能輕輕松松仿制出來。

  欣慰

  老手藝有了傳承人

  “前兩年我還擔心這門家傳的手藝失傳,好在說服了二兒子,終于有了接力棒。 ”葉廣德樂呵呵地說,“葉家窯”是一個品牌,最早要追溯到明朝永樂年間,葉廣德祖上就是靠制作黑陶為生。明清時,縣役經常把“葉家窯”陶器作為貢品。 “葉家窯”陶器具有輕、薄、細、精、耐用等特點,輕輕敲打可發(fā)出金屬般的聲音,生活用陶器在蒸煮食物時能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所以很受人們的歡迎。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葉廣德就開始找黑陶制作的傳承人,但村里的年輕人嫌臟累都不愿學。葉廣德告訴記者,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從小跟著他學了一點制作技術,其中要數(shù)二兒子葉孝波悟性最高。但葉孝波有自己的企業(yè),也不想學這門手藝。葉廣德用了兩年時間,一有空就去兒子的企業(yè)里嘮叨嘮叨,終于做通了葉孝波的思想工作,答應傳承發(fā)揚這門家傳手藝。目前,隨著市場需求量的增多,已經掌握了這門手藝的葉孝波,一有空就回家?guī)椭先粟s制黑陶。(記者 王漢峰)

  【更多熱點請手機下載《愛濟南》客戶端 山東大小事盡在掌握】

  原標題:山東7旬翁仿制出遠古蛋殼陶

  想隨時隨地隨手掌握更多菏澤資訊,請關注菏澤大眾網公眾微信(dzw5122000)或官方微博(@大眾網菏澤頻道);想爆料?請登錄“大眾社區(qū)-菏澤論壇 http://hz.dzwww.com),或撥打新聞熱線0530-5122000。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付娜
本文相關閱讀


娛樂
社會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
菏澤新聞
重磅專題
新聞視頻
大家在看
精彩推薦
論壇熱帖
關于我們 - 報業(yè)集團 - 版權聲明 - 廣告業(yè)務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Email: webmaster@dzwww.com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音像制品出版許可證
魯ICP備09023866號 新出網證(魯)字02號 網絡視聽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