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天力干燥股份有限公司業(yè)績下挫,14名高管、核心人員不得不降薪20%(詳見《金證券》前期報道《業(yè)績銳減降薪兩成山東天力高管錢難掙指望IPO》).
業(yè)績動蕩的艱難時刻,沒成想公司董事會的斗爭和變動愈發(fā)劇烈。在2014年3月份的董事會換屆中,大股東山東省科學院將黨委書記、副院長等重量級領導從山東天力董事會撤走,取而代之的董事會成員的級別,僅是普通科員,其中還有剛進山東省科學院工作一年的25歲年輕人。
大股東“低配”董事會成員,是主動向山東天力放權,還是另有原因?
背靠大股東
大把課題經費不用愁
自出生起,山東天力就和山東省科學院有著緊密的“血緣”關系。1994年,山東省科學院、山東舜耕能源新技術發(fā)展公司和史勇春等43名自然人共同出資組建賽特干燥(山東天力前身)。其中,山東省科學院持股15%,山東舜耕能源新技術發(fā)展公司持股50%,史勇春等43名自然人持股35%。
此后經過股權變更,山東天力目前的股權格局為:山東省科學院直接持股28.79%,并通過能源研究所間接持股7.12%,為第一大股東。但《金證券》記者注意到,山東天力自然人股東從最初的43人縮減至34人,累計持股比例卻上升至48.28%。此外,國聯高科、山科創(chuàng)投兩家法人股東分別持股9.49%和6.32%。
史勇春早前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山東天力原為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熱能室,主要從事節(jié)能技術研究。后隨體制改革,轉制為企業(yè)。從簡歷上看,史勇春在1982年7月至2011年2月歷任能源所熱能室主任、能源所副所長、山東省科學院技術開發(fā)處處長兼節(jié)能中心主任,2011年3月以后才不在山東省科學院任職。
公開資料顯示,山東省科學院成立于1979年,是山東省政府直屬的事業(yè)單位,其前身為始建于1958年的中國科學院山東分院。全院下設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激光研究所、山東省計算中心、能源研究所等20個研究開發(fā)單位。
背靠山東省科學院這棵大樹,山東天力在申請科研經費時便利不少。招股書顯示,此前,山東省科學院內設機構節(jié)能中心曾存在與山東天力人員兼職、對部分干燥技術成果申請課題等情況。據史勇春的介紹,山東天力每年都從國家申請到近百萬元的課題費,用于新項目的研發(fā)和開發(fā),僅“九五”期間就申請到國家課題經費近千萬元,這在國內干燥企業(yè)中絕無僅有。
大股東棄權
創(chuàng)始人登頂董事長
伴隨上市進程的推動,山東天力與山東省科學院之間開始“劃清界限”。
2011年年初,山東省科學院將節(jié)能中心相關干燥實驗設備全部出售給山東天力,交易金額共計240萬元;包括史勇春在內的相關人員也從事業(yè)單位脫離,改由山東天力聘任。自2012年起,山東天力不再向能源所等山東省科學院相關單位采購勞務,避嫌關聯交易。
雖然山東天力在業(yè)務上與山東科學院徹底分離,但大股東對山東天力的控制卻沒有減弱。山東天力的上一屆董事會中,山東省科學院委派的山東省科學院黨委書記李海艦擔任山東天力董事長,而副院長姜笛任副董事長。此外,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長丁海成擔任董事。
不過,這一局面在前不久的董事會換屆中被打破。2014年3月,山東省科學院提名鐘鈴鈴、程思龍,能源所提名趙保峰為董事候選人。簡歷顯示,鐘鈴鈴今年31歲,是山東省科學院財務處科員;程思龍今年25歲,2011年8月參加工作,曾任淄博市沂源縣財政局科員,2013年7月至今任山東省科學院審計處科員。
大股東“走馬換將”背后,是否隱藏深意?年輕董事又能否勝任董事職務?《金證券》記者致電山東天力董秘柴本銀,但電話無人接聽。隨后記者向公司證券部發(fā)送采訪提綱,截至發(fā)稿前沒有得到公司正式回復。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由于大股東放棄董事長和副董事長席位,此前一直任山東天力總經理的史勇春,此次換屆中當選公司董事長。
至此,山東天力董事會9個成員中,除了3名獨立董事,山東天力自然人股東、“高管派”提名的史勇春、柴本銀、張宗宇占據三席,大股東山東省科學院占兩席,能源所提名的董事人選不變。
相比之下,創(chuàng)投機構國聯高科雖然持股9.49%,高于能源所的持股比例7.12%,卻沒有董事名額!督鹱C券》記者注意到,在山東天力設立的5名監(jiān)事中,國聯高科、山科創(chuàng)投各得一個監(jiān)事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