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天氣好,金鄉(xiāng)縣高河街道郭洼村的郭長順老人每天都要出門遛彎兒。2月1日中午,他又繞著村里的水泥路走了一圈,拾回來一小編織袋碎石頭,“路上哪里有坑,用這個填上就行。”
利用遛彎的時間撿碎石、義務補路,這個特殊的習慣,七十歲的郭長順老人已經(jīng)堅持多年了。從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泥巴路到坑坑洼洼不平整的水泥路,他默默補了近二十年。
村干部郭保獻回憶:前些年,郭洼村的大街小巷還沒有硬化,雨雪天過后,道路坑坑洼洼,泥濘難行,小孩容易摔倒,郭長順經(jīng)常站在路邊,扶起了小的背大的!翱赡軓哪菚r候起,老人家就打定了主意,要把路給墊一墊。”
于是,在郭洼村的路上,出現(xiàn)了這樣一個背影:略微有些駝背,推著手推三輪車,車上堆滿磚頭、碎石、沙土,看見路上有坑,就蹲下來把坑填平。郭長順老人說:“那時候我的想法很簡單,不能讓老人小孩出門作難。不成想,一墊就停不下來了!
剛開始補路時,村里有些人不理解,說他年紀大了,咋不在家享清福。郭長順說:“我有兒有女,都成家立業(yè)了。閨女兒子也擔心路上車多,補路不安全,讓我別補了,但我不聽他們的。我身體硬朗,不干點事兒,難受。”
后來,郭洼村搞“硬化”,村里修上了水泥路,長約1.5公里。大家伙兒都說:這下不需要補路了,郭長順該“下崗”了吧。沒想到,公路修完沒幾個月,由于一些大車經(jīng)常在路上跑,路面嚴重受損,大小坑洼不斷。一些村民找到郭長順,“老郭,再修起來吧!”老人遛彎兒的習慣,又重新拾了起來。
建筑垃圾、碎石、沙土,這些別人眼里的“廢物”,都是郭長順眼里的“寶貝”!皠傞_始所用的材料多是從路邊、溝里撿的碎磚頭、砂石,后來就在路邊的一些建筑工地撿建筑廢料來填補路面,有時自己也會拿出積攢的錢購買一些水泥,那樣補的路面更結實。”
這些年,郭長順用壞了10余把鐵锨,從地排車到手推三輪車,再到電動三輪車,老繭爬滿了他的雙手。老人說,前些年,村里建筑垃圾多的時候,他常常要推著一輛三輪車,把碎磚頭一塊塊搬上去!斑@幾年村里干凈了,我有時候提個編織袋都裝不滿。農(nóng)村生活環(huán)境越來越好,我心里看著也舒服!
鄉(xiāng)親們對路的變化深有體會:路平坦了,走著順當了。熟悉他的村民都對他豎起大拇指,說他是現(xiàn)代版的“愚公”。“我從小就是走著郭大爺補的路長大的,大爺現(xiàn)在都七十了,還在補補修修,我覺得既心疼又感動。”村民郭保勁說。郭保獻說:“他做了好事兒不張揚,可大家伙兒都記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