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代玲玲 報道
本報濟南2月13日訊 外部需求不足、生產成本高企……山東外貿遇上一系列不利因素,今年1月份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25.2%,低于全國14.3個百分點。
“1月份開局,可以說是近年來最差的。”在今天舉行的全省進出口工作視頻會上,省商務廳副廳長呂偉介紹,1月份,全省進出口僅完成198.1億美元;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265.4億美元。
1月份,全省外貿延續(xù)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的下跌走勢。其中,出口118.4億美元,下降9.3%:進口79.7億美元,下降40.6%;出口、進口增幅分別低于全國6個和20.7個百分點。
對于1月份外貿進出口雙下降的情況,呂偉指出,大宗資源能源性產品進口大幅下降是主要因素;同時,春節(jié)因素亦對年初進出口同比影響較大。
海關統(tǒng)計顯示,今年1月,煤炭、原油、成品油、食用植物油、鐵礦砂、棉花、銅礦砂、鋁礦砂、天然橡膠、大豆等主要大宗資源能源性產品進口均出現劇幅下降,最高降幅達88.2%,上述商品合計減少進口45億美元,拉低全省進口增幅33.5個百分點。
在出口方面,受出口訂單交貨周期及跨國企業(yè)訂單調整等因素影響,去年重點拉動出口增長商品今年下降幅度較大,拉低全省出口增幅6.1個百分點。
“去年,拉動出口較快增長的煙臺中集來福士鉆井平臺、煙臺富士康集團CPU今年1月份出現較大幅度下降。煙臺中集來福士鉆井平臺由去年同期的4.4億美元降為零,煙臺富士康集團CPU下降88.6%,減少3.5億美元,兩家企業(yè)合計減少7.9億美元!眳蝹ケ硎。
值得注意的是,用來研判未來2-3個月全國外貿出口走勢的“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已連續(xù)第四個月出現下滑。
今年1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8.6,較去年12月下滑1.5,連續(xù)第四個月下滑,預示今年一季度以及二季度初中國出口仍然面臨下行壓力。
“從全年看,進出口負增長將持續(xù)較長一段時間!本屯赓Q未來走勢,呂偉認為,當前,各國普遍把擴大出口作為促進經濟復蘇的重要手段,未來面臨的國際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她補充表示,隨著對外貿易進入“新常態(tài)”,既要穩(wěn)住“量”,又要提高“質”,這就要求我們在鞏固傳統(tǒng)優(yōu)勢產品市場份額的同時,盡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yōu)勢,扶持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發(fā)展,提升山東產業(yè)在全球價值鏈的分工地位。
為保持外貿穩(wěn)定增長,今年山東將積極搶抓中韓、中澳自貿區(qū)和“一帶一路”戰(zhàn)略實施帶來的機遇,實施貿易、投資雙輪驅動,擴大市場規(guī)模;培育壯大外貿綜合服務企業(yè)、內外貿結合市場、跨境電子商務等,做強新型貿易業(yè)態(tài);繼續(xù)實施境外百展市場開拓計劃,幫助企業(yè)拓市場、保份額。